北京最好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210311/8736734.html
■本报记者曹国宏通讯员康帆杨振辉
近日,在南阳市教育大会上,淅川县人民政府、淅川县一高获集体二等功,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淅川县一高副校长杨长满获个人二等功,淅川县教体局获集体三等功,淅川县教体局副局长柴吉林获个人三等功,淅川教育大放异彩。
在淅川县分会场,看着电子屏上激动人心的颁奖画面,前来参会的淅川县二小校长孙中红动情地说:“从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淅川学校的变化我看在眼里,软硬件提升的可不止一个档次,而且学生整体素质更高了,教师的地位感和荣誉感也明显提升了。现在淅川最美的地方就是校园。”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受南水北调和区位条件的影响,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地方兴盛的长远之计。我们必须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办人民满意教育,不仅让孩子‘有学上’,还必须让他们‘上好学’。”卢捍卫的话掷地有声,大力发展教育成为淅川的“头号民生工程”。
县委书记卢捍卫在盛湾镇瓦房小学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王鸿昌/摄
县长杨红忠(前排右二)在淅川一高调研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固本强基促发展
“我最初在郑家岭小学工作,到乡政府有25公里山路,交通生活极其不便,学校只有几间破土坯房,最困难时学生只剩下8个。那时建学校可真不容易。”淅川县师德标兵、大石桥乡教师方兴华回忆说。为了集资建校,方兴华多方奔走才争取到项目,但在建校的关键时刻,还是由于资金紧缺,停工在即。方兴华拿出家里的元存折,还动员妻子将家中一头多斤重的猪卖掉,才解了燃眉之急……
硬件尚且如此,软件更不用提,学校基本没有什么文体用品。如今,这样的情况在淅川再也不存在了。
为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该县将教育发展的大事要事,列入“民生实事”,专班推进;建立县处级领导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系学校制度,每年召开相关会议20多次,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该县累计对教育投入达21.96亿元。在土地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先后投资近5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29.8万平方米、运动场地32.6万平方米,按标准配齐配足图书仪器和设施设备,全县所义
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和国家认定。投资1.2亿元建成了思源实验学校,投资0万元实施了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工程,投资万元建成县七小;投资8亿元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和投资3.5亿元的新五高项目,部分已经投用;投资万元的北区示范性幼儿园主体已经完工。
另外,该县还大力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办校。福森集团投资1.2亿元的福森志远学校、珠海安得佳集团投资1.5亿元的德威国际书院,均已建成投入使用;今年又与江苏教育集团等签订办学合同,引办丹阳国际书院、正蒙书院、凤凰国际幼儿学校等3所高端民办学校,秋期已建成投用。如今,无论是偏远的山区,还是丹江库区,最美的建筑是学校。在红旗飘扬的地方,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所所学校展露新颜,一张张笑脸阳光灿烂。
淅川一高被清华大学列入清华大学生源基地。杨冰/摄
淅川二高优美的校园环境。杨冰/摄
美丽的盛湾镇中心小学。杨振辉/摄
立德树人赢未来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9月5日下午课间操时间,马蹬镇的小学生们在操场上,一边朗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一边伴随古典韵律舞动身姿。
“学习国学经典后,学生们读书劲头更足,纪律感更强,也更有礼貌了。”马蹬镇中心学校校长王根生说。马蹬镇学生的转变是淅川全县学生转变的缩影,这与近年来该县德育教育的开展密不可分。
“德育工作抓好了,青少年在人生道路上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当一批有素质、有品位、有担当的人才成长起来,淅川将成为向上向善、幸福有爱的渠首。”淅川县县长杨红忠道出了德育工作的初衷和愿景。
作为德育工作责任单位,淅川县教体局多次组团到山西、山东、广东等省份学习考察德育先进经验,成立县德育中心,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编写《德育读本》等本土德育教材。各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专门开设德育课。
如何把口头上、纸面上的大道理,变成学生的日常生活好习惯?淅川县以体验为重点,实现活动育人,根据学校、学段、学生及月份特点,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一月一特色、一月一教育。清明节开展缅怀英烈活动;教师节开展尊敬师长活动;寒暑假期开展德育冬令营、夏令营,让孩子寓教于乐,学有收获。
德育,铺就学生的成长底色,更将芬芳从校园吹进家庭,吹散到社会的角角落落。针对当前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淅川县各学校成立了家校联谊协会,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实现家校联合育人。针对贫困学子,该县倡导成立了助学基金会,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筹措资金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多人,全县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辍学。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现在在淅川,学生和睦相处的多了,吵架斗殴的少了;节约简朴的多了,比吃比穿的少了;讲文明懂礼貌的多了,娇生惯养的少了,涌现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张晓茹等一大批“文明之星”“诚信之星”“孝老之星”。
淅川县投资1亿元思源实验学校已建成,名学生已在这里就读。杨冰/摄
尊师重教成风尚
“刚毕业时,教师工资低,加上淅川是山区县,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留不住人,所以教师编制特别紧缺,一个老师要教两个班的主课,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特别大。”寺湾镇初中教师王钊回忆道。最紧缺时,教师编制与实际需求相差1余人。
提升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关键在教师。近年来,淅川县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和政治地位上,下足了功夫。加强队伍建设。近年来,该县通过特岗、绿色通道、面向社会公开选招等渠道,累计补充中小学教师人,重点分配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以硬性规定强
力整肃了教师队伍随意借调、有偿辅导的不良之风,多名教师迅速回归课堂、聚焦主业。严格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鼓励广大教师长期扎根基层、奉献农村教育。年以来,投资多万元、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1万多平方米,乡村教师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有余名城镇学校教师主动“回流”到乡村学校,有的还主动申请到偏远山区支教。
提升教师地位。年至年,该县分别拿出万元、1万元、万元重奖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每年在全县多名教师中海选“十大师德标兵”,在教师节期间隆重表彰,除每人奖励两万元外,还可享受免费乘坐县内公交、免费健康体检、免费赠阅报纸、县内景区免门票、商场购物打折优惠等近20项优待服务,全体教师的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仅年,全县就先后涌现出全省“德育先进个人”孙于云、“李芳式好老师”陈磊等多名县级以上优秀教师。年,淅川县一高教师孙均可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模范教师”。
重视科研兴教。坚持唯才是举,选拔教育系统干部,实现“内行”领导“内行”、教学指导教学的初衷;开展“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培养工程,激活教师比学赶帮热潮,形成浓厚校园科研氛围;自主研发“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持续开展“课改星级教师”评比、校长课改论坛等活动,推动课改工作深入开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准;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