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城满城绿色半城水,美丽景色入画来

淅川县古称丹阳,历史悠久,尧舜时期即为丹朱封地,春秋时期又为楚国都城,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曾孕育了一代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明清时期,文人墨客用诗句记录下淅川县境内汤、禹二山的风貌,“迢递关河古邓州,汤山高并禹山幽”、“一湾花落桃源渡,半壁天悬到阁关。”

在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的风光背后,淅川县却面临自身经济发展的困境,如何脱贫致富,成为了这个古县城的“心病”。

进入新时代,淅川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既有灵山,又添秀水。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行,淅川面临着保水质护运行的政治任务,生态至上、绿色发展理念的确定,让淅川走上了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两条生态致富路。

一库清水风景好,生态名片打造好。淅川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5A级湿地公园,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不少慕名来此的游客登上湿地公园最高处——九重阁,都会不由自主赞叹丹水之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宏伟,让人不禁流连忘返,正如古诗所言:“试向白云深处坐,懒寻归路不思还”。

丹江水清石榴甜,脱贫致富在眼前。渠首石榴庄园就坐落在陶岔渠首枢纽工程附近,在灵山秀水的滋养下,石榴籽粒大核软,味甜多汁。

截至年年底,淅川县软籽石榴种植面积种植面积已近5万亩,产果量预计达万斤,千亩以上基地8个,通过地租、劳务、分红等方式,有多户贫困人口通过石榴产业发展带动,实现脱贫致富。

南水拉动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两架马车,淅川县不仅于年初就退出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也凭借它满城绿色半城水的生态优势,成为旅游的好去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