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向东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记者司马连竹通讯员杨振辉
线上网红直播带货,线下引来大宗农商企业纷纷下单,这两天,来自淅川县的杏李、小龙虾等农产品热销全国。6月6日至7日,淅川县举行的“淅有山川”公用品牌推介活动上,一批主打绿色生态的特色农产品组成“自选超市”,收获了来自中石化南阳分公司、河南万邦物流、北京中益农信息科技等省内外客商的订单。据统计,淅川农产品此次共集中签约销售万元、各类产品吨。
“通过‘线上消费+线下供货’模式销售扶贫农产品,不是新鲜事。但我们这次把不同类型的资源整合为统一公共区域品牌进行推介招商,是对以往松散型产销对接模式的突破,也有利于地方产品形成合力,增加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告诉记者,近年来,淅川县坚守“保护水质,绿色发展”底线,把生态产业作为环境保护和脱贫致富的核心来抓,形成了包括软籽石榴、杏李、黄金梨、核桃等总面积38万亩的生态林果,并由此催生水果、水产、畜牧和中药材在内的农产品加工链条,“原生态、品质好”的淅川农副产品逐渐为人所知。
种的好,还要销的出、卖的火。在淅川马镫镇万亩杏李基地,亲口品尝了刚从枝头摘下的鲜果,河南万邦物流副董事长杨广川说:“这里有优良的生长环境,加上朗朗上口的区域品牌,坚定我们和‘淅有山川’长期合作的决心。”他表示,作为大宗农产品采购方,引进具备鲜明特色地域品牌的优质产品,有助于提高产品溢价、拓宽销售渠道,达到多方共赢。
据了解,目前“淅有山川”品牌平台涵盖食用菌类、林果类、养殖类、种植类、米面粮油类等五大类、32个单品,成功对接入驻企业24个,所有产品实现“基地直供、检测准入、全程追溯”。
“随着生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建立推动了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品牌打造将是我们今后在生态产品同质竞争中的破题点。”在淅川县举行的“淅有山川”品牌重点签约仪式上,卢捍卫表示,当地生态产业将以此为契机,向全域全链条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的“绿色恒业”。
编辑:曾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