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刚泛鱼肚白,马蹬镇黄庄村的群众大多数还沉浸在梦乡,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居家隔离防护令大家的作息规律都被打乱了。但村党支部书记寇雪琴却睡不着,天亮对她而言意味着一天忙碌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作为集镇所在的黄庄村,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广,这些平日里的区位优势却成了这次疫情防控的最大安全隐患。
这位从大年三十起就奋战在全村疫情防控最前沿的女支书,最担心的就是全村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自上级下达命令起,寇雪琴就迅速在全村的主要进出道路设置卡点,严格管控人员出入。并以最快的速度排查出全村在外务工人员96人(湖北务工10人,其中在武汉务工2人)。摸清底数后,寇雪琴将全村的村组干部、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医等进行分组,对上述96人,尤其是对来自湖北疫区的务工人员加强人员管控和健康检查,筑牢了全村疫情防控的篱笆。
俗话说,逝者为大。这是中国人对逝去的生命的尊重和礼遇。黄庄村地处集镇,村民的经济基础较好,对婚丧嫁娶这类关乎体面的事往往都会办得风风光光。但疫情爆发后,寇雪琴却面临着打破这一旧俗的挑战。今年正月初五是张沟组村民张某的父亲是去世三周年忌日,年前张某兄弟3人已经购置齐了为父亲操办三周年的物品,准备好好操办,疫情爆发后,为了防止群众聚集,寇雪琴亲自赶到张某家做工作,最终,张某兄弟3人经过商量,一切从简。正月初六,王沟组94岁的曹姓老人因病去世,寇雪琴获悉后,急忙赶去做工作,一边宽慰逝者家人节哀顺变,一边宣讲疫情防控政策,最终获得了逝者家人的理解,让逝者入土为安了。
都说理解万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赢得群众理解是寇雪琴一直思考的问题。疫情防控工作刚开始,尤其是在封闭进出道路后,有的群众不理解。为了消除大家的错误认识,在寇雪琴的安排下,黄庄村率先进行防疫知识和政策流动宣传,他们利用便携式音箱,大喇叭等载体将上级的疫情防控命令、疫情防控常识进行滚动播放,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月11晚,辛苦了一天的寇雪琴正准备稍事休息,突然接到本村在杭州务工的村民石某的求助电话,原来,石某的儿子开学在即,石某便从杭州驱车将父母和两个孩子送回老家,在进入县境后,被县设置的疫情防控检查站阻拦。接到电话后,寇雪琴不敢大意,急忙向镇党委政府汇报,此时,镇上设置的隔离点已经无空闲房间,在经过商讨后,镇村两级决定先将石某一家接回,经过测量体温、做肺部CT、抽血化验等各个环节后,将石某一家安排在了一家闲置的院落里,寇雪琴帮助他们购置了充足的生活物资后,并安排了专人进行监护。等安排妥当后,已经接近凌晨1点。
在采访寇雪琴结束后,笔者不禁心生感慨:疫情防控是一个“试金石”,测试出了各级干部的责任担当;疫情防控是一副“粘合剂”,粘合出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团结凝聚。疫情防控更是一具“推进器”,推动了在建设水清民富县强的前进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