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m.39.net/pf/a_8923448.html
彭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47位。据年出版的《中国四百大姓》,当代彭姓人口大约有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58%,排在中国第三十二位。其最早出自姬姓,是高阳帝颛顼之后,始祖为篯铿(又称为彭祖),属于以国名为姓。
在鄂西北房县的门古寺镇彭家湾村,有一座较完整的清代祠堂,供奉的就是彭姓始祖,不过这座祠堂却不像其它祠堂一样以“彭”姓开头,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导航至彭家湾村村委会,这里有一个小广场,可以停靠社会车辆。然后,顺着来时的水泥路,向上走,走到“T”字路口右拐,不多时,就可以看到隐藏在民居后的彭家祠堂了。如果还不清楚的话,就问下当地人,其实当地也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座祠堂的所在,笔者也是咨询了几人,才找到这座宗祠。
宗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间,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四合院布局,由前殿、正殿,左右配殿及偏房等组成。其后,在光绪三十一年开办过族塾,年改为彭家湾私立民族小学,解放后改为彭家湾小学,新四军曾驻扎此祠堂办公。
我们可以看到,祠堂前殿正面的牌楼式大门,门额嵌石匾,上面阴刻楷书“圣宗祠”。据说,这个“圣宗祠”是由光绪帝御笔亲书,也是房县仅存的一家称“圣”的祠堂。这就是它与其它祠堂不一样的地方。据碑文记载,彭氏家族的彭世宗进京赶考被封为府案,彭和宗被封为县案。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为此,彭氏家族在得到光绪皇帝恩准后,将拟建的“彭宗祠”定为“圣宗祠”。
资料介绍,圣宗祠分三进到正厅,堂内有厅屋、天井院,门、窗、檐、柱各雕有龙、凤、青狮、白象等木雕,墙上有二十四孝壁画,还有字匾等,各种浮雕精致,造型美观,绘画色彩鲜艳。
大门下方左右两侧有圆形抱鼓石各一,上面的浮雕栩栩如生。由于大门紧锁,我们无法入内,从网络上得知,整座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穿斗式构架,天井院落中间还有用鹅卵石铺成的“人”字形地墁。
年,国家文物局从全国16万余处新发现的文物中,选出了项重要发现,其中湖北有3项,房县的圣宗祠是其中之一。年3月中旬,房县文体局对“圣宗祠”一期修复工程进行了检查验收,并计划实施二期修复工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圣宗祠,已经修缮一新。
据介绍,该支彭姓人,源于江西,后迁至武昌,又迁黄州浠水鸭儿畈,繁衍十四代后迁至河南南阳淅川,从淅川又迁至房县西关,后又迁至军店军马铺,又迁至大岩沟,明末清初迁至彭家湾至今。
如今的圣宗祠,已经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湖北省现存的较完整清代祠堂,正焕发着新的生命力。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