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好 https://m.39.net/pf/a_5052997.html
文
蓝豚
本文所述的南水北调工程,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50年代初,开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
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有关省市、部门,进行了长期的勘测、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
年,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开工。
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截至年7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超亿立方米,惠及受水沿线24个大(中)城市和多个县(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万。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河南省淅川县境内的陶岔渠首枢纽,调引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蓄水,经长江流域,在江淮分水岭方城垭口进入淮河流域。
南水北调中线(淮河流域)图
在郑州通过隧道穿过黄河,跨越黄河流域,进入海河流域。
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
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直辖市。
受水区域,为沿线的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等14座大、中城市。
重点解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沿线十几座大中城市提供生产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输水干渠总长公里,天津输水支线长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水利部供图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道工程水利部供图
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渡槽工程
年8月,水利部顾问汪胡桢先生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发刊号撰文,整理了他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在《出谋献策以期搞好南水北调工程》文章中,汪胡桢先生为南水北调中线这项战略性重大水利工程出谋划策,对规划中应考虑的重点问题提出了10个建议。
其建议内容涵盖规划、设计、施工应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了开通南北航运、回补地下水、沿线水库调节、工程渡槽立交、统筹方法运用、自动化计算与运行管理等先进理念,还谈到最优水位线设计、衬砌最优设计,效益最大化等优化思路和方法。
在后期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中,汪胡桢先生的提出的建议,应该是大部分被采用和拓展的。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已于年3月提出南水北调中线的规划要点。
是年4、5月,由水利部张季农副部长率领水利部、交通部、电力部、中国科学院、湖北、河南、河北三省,北京市的工程技术人员六十余人,沿着中线线路,实地查勘。
5月下旬,又邀请了三十余位专家和教授会同查勘人员在北京开会讨论。
作者(汪胡桢)参与讨论,深深感到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经过三省,宣达北京,是个战略性的水利措施。
既可解决沿线农田、工厂旱年缺水问题,又可发展航运,为南北物资增添一个运输孔道,对国民经济可起极大的作用。
但,能否发生这些作用,并的确可使国民经济受到实惠,国家投资可在一定年限里偿还,作扩大再生产之用,关键在于制定的工程计划是否正确。
为了这关键问题,特写此文,以尽献计献策的责任。
一、建议全面制订工程计划
人类,也只有人类能谋定而后动,就是能先有计划,后有行动。
南水北调是我国新时期里规模极大的建设,尤非在事前做好计划不可。
这个工程计划,应区分为六个部分依次提出,即:
1、任务书
2、调查研究计划
3、整体规划
4、结构设计
5、施工组织计划
6、投资偿还计划
兹分述于后:
1、任务书:
详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要完成的任务。
2、调査研究计划:
在制订南水北调工程计划中,必须水文、地形、地质资料。
如何收集和收集多少,费用多少,都应在事前计划好。
除此之外,为了预测工程投产后的收益,应实地调査总干渠沿线的工、农业生产、煤炭矿物、森林及其他资源,受益人口。
以这些资料为根据,在投资偿还计划中,可估计出工程投产后及未来十年,二十年时的工程收益。
总干渠占压的土地、房屋,及历史文物也应调査清楚。
并估计赔偿和迁移的费用,供投资偿还计划之用,所有不能用公式计算,非实验不能确定成果的事项,应预定科研计划,进行实验。
3、整体规划:
要估算总干渠平年、水年、旱年各级的需水量。
规定总干渠的最高、正常、通航最低水位。
确定向丹江口水库引水数量。
在整体规划中,还应定出建筑物的位置与规模,提出总干渠平面及纵剖面图。
4、结构设计:
应提出各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并尽量提出最优设计,计算出工程数量。
南水北调运用时水量、水位都随时变化莫测,非人的手足所能操作,故应设计成自动系统,由电子计算机来控制。
三省一市的配水系统和借用各水库作储水池,也应完全设计。
5、施工组织计划:
主要需用统筹法找出关键工序,想方设法以缩短施工期限。
在这基础上,定出机械、人力、材料等数量与费用,作为国家投资的根据。
6,投资偿还计划:
国家投资,应分年偿还,供国家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因此,在这计划中,应详细估计一切可靠的收益及出款,用来估计出偿还年限。
注:原手稿工程计划有5个部分,年8月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撰稿时,补充增加了任务书一条内容。
二、建议利用沿线各水库作为调节水池
利用南水北调中线的总干渠,为三省一市的农田、工厂和城市供应所需的水量,有的时候必将出现一个供不应求的问题,因为需水量不仅有季节性,而且逐年不同。
就是说,农作物生长时期的需水量多,非生长时期需水量少。
旱年,华北缺水,故需水量多。
水年,沿线多水,故需水量少或甚至多余。
但,总干渠能供的水量是有限度的,只要需水量超过总干渠的供水能力,总干渠势必无法供应。
出现涸竭的局面,不能达成南水北调的使命。
同时,总干渠的水位,靠供求平衡来维持的。
如供过于求,则沿线水位必升高,甚至由两岸漫溢出去,既毁损堤岸又造成人为的水灾。
南水北调利未见而害先睹,当然是不容许的。
要解决总干渠出现的水量供求不平衡问题,只有在沿线设调节水库。
每年在总干渠水量供过于求的季节里,把多余的水,引入调节水库。
在求过于供的时候,除总干渠尽量供水外,再由调节水库引出水量以供不足。
这样搞,总干渠就可全年均衡地供水,而三省一市缺水时期,都不会发生供水不足的矛盾。
总干渠沿线,现成水库有十七座,总库容亿立米。
当总干渠引来水量供过于求的季节,各水库的水位正在低落,可利用来储蓄多余的水量,起调节的作用。
总库容如此巨大,储蓄所需调节水量应该没有问题的。
但遇到水年,各水库必须溢流防洪,把库水弃掉。
为调节总干渠而储蓄的水量,如跟着废弃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我建议总干渠的选线应尽量靠近各水库。
能把供过于求时,多余的水直接流入水库固然最好,不能直接流入的可设引水渠或管道,用抽水机把水抽进水库。
三、建议利用调水回灌机井及地下水库
黄河以北,总干渠沿线机井相当发达。
在历史上,黄河和海河水系各河流,又在华北平原里频繁迁徙,留有极多古河道,成为天然地下水库。
但,地层中的地下水,往往是储量有限,补给不足,经成群的机井年年不断抽取,地下水位势必普遍下降。
原来可用离心泵抽水的,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必须改用潜水泵。
又因为潜水泵尺寸较大,不能纳入井筒,机井必须扩建或者报废,而且竭泽而渔,总不是久长之计。
如果不及早补救,我恐总有一天会发生地下水涸竭,机井全部报废的危机。
要挽救这危机,只有用清水回灌到沿线机井与天然地下水库里去。
但夏秋地面迳流含沙量都较大,回灌以后必将把井筒及地下水库的蓄水层淤塞,机井和地下水库将全部被毁。
只有从丹江口水库调来的清水,可利用来回灌到地层里去,没有危险。
除丹江口清水外,就地浅井中的清水,也应利用。
因此,我建议在进行南水北调中线规划之前,为了满足沿线各省市供水要求,应由各省市先按实际地形计划好配水沟渠及暗管系统。
以保证总干渠所供的水,一出供水口即能由配水系统分配到全部灌区。
这个配水系统,还需保证配水量能由机井或渗井回灌入地层内,作为地下调节水库。
四、建议把总干渠建成南北运河
总干渠中线所经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矿众多,分布于沿线山区,储量达一百五十余亿吨。
其中如平顶山、新密、荥巩、焦作、鹤壁、峰峰、邯郸、邢台、井陉、京西等尤为著名。
如把中线建成南北运河,就可降低运费,使伏牛山和太行山的煤炭及其它矿物与森林资源能以很低的运费,源源运出接济南方各省。
我着重建议,在中线规划设计单位中,由交通部参加力量共同设计渠道和必要的船闸,控制闸及港埠。
使中线成为通行船舶的航渠,并成为北京到广州南北大运河的组成部分。
中线建设,将耗费国家巨大的投资。
故,事前必须保证能在若干年内由收益来偿还投资。
除了沿线各省市所有工农业用水,应按量收费外,大宗的收益应当来自航运。
五、建议确定最优水位线以减少开挖量
南水北调中线建设中,最大的一笔投资是土石方的开挖,土石方开挖量一大,工期就得延长。
人人知道,任何建设的施工时期都是不生产的时期,必须千方百计缩短施工时期。
要减少南水北调中线的投资和缩短它的施工时期,只有千方百计来减少土石方开挖的一途。
任何渠道的土石方开挖量和选定的地面高程关系最大。
试以宽米,深5米,长1米,满装水量的矩形渠身为例。
如果,渠顶和地面相齐,则需开挖土方立米。
如渠顶高出地面2.5米,并用开挖出来的材料修筑两侧的堤,则开挖量就由立米降到立米,减少开挖工程量50%。
如果,使渠顶高出地面5米,那么,开挖量就减少%。
但,需在渠身范围内,另取开挖材料来建筑两侧的堤。
但因每方开挖与填筑的单价是不同的,故从理论讲,在任何地区渠道必有一个最优地面线,可使开挖和填筑土方的投资达到最小值。
因此,我建议在完成中线横断面地形测量之后,每一地区应该试定几种路线,求得开挖和填筑土石方投资额,画成曲线,求出投资最省的水位高程。
从这种高程来设计总干渠,一定可使全线土石方量大大减少。
这个方法,可达到降低投资和缩短工期的双重目的,关系重大。
希望从事中线工程计划者,不要河汉斯言。
六、建议做出渠身衬砌的最优设计
南水北调总干渠,通过的地区极大部分是下垫沙卵石的土壤地表,容易漏水。
我估计每平米的渠身面积上,一年中可漏掉水量15立米。
全线一年中,可漏掉水量十五亿立米以上。
而且,漏出的水将升高渠侧地下水位,使沿线土地产生沮洳化及盐碱化的灾害。
为了节约调水量和预防沿线土地中地下水位升高的不良影响,有必要把总干渠全线的渠身,加以衬砌。
衬砌是中线工程中的一笔很大投资。
据《规划要点》所述,所修材料数量估计达一千万立米以上,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
因此,对于衬砌结构需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是毫无疑义的。
我建议,把衬砌结构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用实物试验来证明其多快好省的效果。
在进行科研时,应用各种合适耐久的建筑材料做成衬砌实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反复试验,以确定其性能和优缺点以及投资费用。
这样,才可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最适宜的衬砌方式。
七、建议尽量采用渡槽为立体交叉
中线总干渠经过的地区,需建很多的交叉工程。
据计算,和水道交叉的有处,和铁路交叉的有24处,和公路交叉的40处。
其它和农民来往的大车道或便道等交叉的数目还不少。
建设良好的交叉工程,不但和交通安全问题有关,也足以显示现代化南水北调工程的优越性。
我建议,尽量采用立体交叉来解决交通问题。
就是说,要使总干集的渠身以水桥或渡槽的形式,跨越于河道、铁路、公路及其它道路之上。
水桥载水深度不大,单孔跨距可缩短到交通工具所需最小限度,故结构设计并不困难。
但要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也存在一个最优设计问题,首先需要予以解决的。
设计人员,应对一切可能的结构型式,尺寸比例和建筑物材料及造价广泛研究,一定可以获得一种或几种最优的设计,供全线所釆用。
八、建议用统筹方法来做施工组织计划
南水北调中线的总干渠,通过四个省市,南北延长一千余公里。
不但需做大量的土石方工程,而且需做型式不同的建筑物,包括水闸、船闸、供水口、立体交叉、衬砌工程,通航所需港埠码头等。
不但规模大,而且错综复杂、无与伦比。
只要关键工程能缩短工期,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完成,即为之提前。
这个施工组织计划,显而易见,不借助于近代发展起来的“统筹法”并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是无法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的。
统筹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外因大力进行和平与国防建设而兴起的,在美国进行阿波罗登月计划中,曾大显身手。
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众多工序,是由许多分工合作单位来完成的,一环扣着一环,组织得非常严密。
如果,有一环的关键工序不能及时开始,及时如期完成,则整个计划必为打乱。
用了统筹法后,这个工程的建设,就可纲举目张,按部就班地进行,最后如期完成。
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规模及复杂性而论,阿波罗登月计划还不能和它比拟。
如果不用现代化的统筹法来做施工组织计划,要想整个工程于最短时期里一气呵成,是不可能的。
九、建议先算经济帐来证明南水北调的可行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划时代的水利建设,在国民经济上将发生重大的影响。
但经济是个实质问题,必须用金额来表示,不是抽象地赞美几句,可能取信于人的。
讲到南水北调的经济帐,必须算清楚它的益方与损方。
南水北调的收益主要为工厂,农田所付水费和船舶所付使用费。
中线沿线地区,除一些专靠总干渠给水的灌区及工厂外,都靠原有河川及机井供水的。
仅在旱季本地区供水不足时,才需由总干渠供水,故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后,水费收入不是定数,而是随各年水旱程度不同而变化的。
因为气象学尚未过关,预测各年水旱情形是不可能的,故估计水费只能按照有气象记载的历史年份分年、分月、分区估计,求得平均需水量为标准,来做水费收入的根据。
估计航运使用费,更不简单。
因为,它是随沿线生产的外运物资带定的。
外运物资的数量,不但由外地的需要量而定,而且外地的需要量又随生产的发展而变化,故在作出这种估计时,必须求助于经济专家。
支出部分,主要包括管理、维修、折旧投资利息及调水费等。
南水北调中线的水量引自丹江口水库,为免吃大锅饭与平调,应对丹江口水库缴付水费。
收大于支,则其差额为盈余,即经济上的实在效益,南水北调在国民经济所起的作用,就决定于此。
除上面所述收益负担的经济问题外,还应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作详细的估计。
例如,沿线煤矿储量很大,但并不是说总干渠一完成,采掘量就可马上大量增加,增加的趋势牵涉到的因素极多,必须通盘考虑,才可作出准确的估计。
中线所经三省一市,在历史上都因旱年缺水使农业减产。
中线完成后,这种损失就可避免。
但历史上减产实数,应详细调査,以证明南水北调后,三省一市农业经济上,确实可靠的利益。
太行山区,本来有原始森林,但从春秋时代起,因割据的诸侯在邯郸,金、元、明、清四朝在北京大兴土木,修建官殿房屋,所需木材都取给于此,这一地区城镇建设所需木材也取给于此。
由于,釆伐多于培育,至现在原始森林已不存在。
今后如大力栽植,则二三十年之后,林产必然成为一个大资源,可增加航运收入。
但最近二十年内,这笔收入,只能按现状作估计。
十、建议用电子计算机及自动化来控制水位与流量
中线总干渠,是兼充给水与航运两种用途的。
当给水为主要用途时,全线水位必须控制成连续的曲线,使由丹江口水库引来的水量,能自流而下,并通过沿线放水口供给沿线农田所需的水量。
如从丹江口引来的水量不够供应,还需指挥沿线为南水北调储水的水库,泄放水量。
在给水成为主要用途时也要在全线维持一定尺寸以上的水深,使航运不致中断。
在多水年份的一些季节,三省一市不存在缺水问题,则总干渠基本上应该化成一条渠化河流。
就是全线区分为若干渠段,每一段都用节制闸来控制成一个坡度很缓的水面线,两渠段间用船闸来通行船舶。
在极大部分的时间里,总干渠既然必须完成给水任务,又必须满足航运要求,则流量必须按照当时的需水条件来控制,水位必须保证航运所需的渠道深度。
总之,总渠一年中的流量,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水位必须维持于最小通航水深度和最高水位之间。
各渠段的水流条件,是互相关联与互相制约的,故问题的错综复杂无与伦比,靠着人的耳目手足之力是不能应付的。
只有把全线组成系统做成数学模式,用电子计算机来控制,用自动化元件来操作,才能完成总干集的运用工作。
因此,我建议参加南水北调的设计人员应再做一次小学生,学习统筹法,优选法,电子计算机软件及自动化控制等新发展的学问来改进设计思想,并增聘专业人才来共同工作。
周恩来同志在审查一项重大水利工程计划时说:
看来,水利比上天(指航天技术)还难。
在进行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水位与流量控制计划时,当对此言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刊发于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第一期,即发刊期的第一篇文章。
中国水利学会会长张含英,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题名。
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水利部顾问汪胡桢,为本期撰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