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点击蓝字   )(2分)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①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②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③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④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⑤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A.①②④③⑤B.①②③⑤④C.⑤①③②④D.⑤③①②④

5.古诗文填空。(8分)

(1)《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恋之情的句子是:

,。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的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句子是:

,。

(3)《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

,。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6.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认同甲乙两位同学谁的观点,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甲:祥子是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二、综合性学习(5分)

7.请你参加以“孝心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

(1)活动形式我设计

请你根据示例,另外设计两项活动形式。(2分)

示例:开展“孝文化”知识竞赛。

1.

2.

(2)主题班会我主持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孝行天下”主题班会,你被推举为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3分)

三、阅读(46分)

(一)阅读下文,做8~11题。(16分)

儿子的礼物

琦君

一位好友的女儿,寄来她在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给我看。内容是写她十几岁的儿子在幼年时亲手雕了一对烛台送给她,做母亲的当然是万分珍爱。儿子渐渐长大了,有一天,他发脾气,顺手拿起一只烛台扔向母亲。母亲于吃惊与盛怒之下,拾起地上的烛台,竟连同柜子上的另一只一起扔进垃圾桶。儿子怔在那里,怨怒的眼神仿佛在说:“你扔吧,给你的东西,你爱怎么扔就怎么扔。”第二天一早,她后悔了,去垃圾桶边想把烛台拾回来,却已被清洁工收拾走了。

她心头感到无比的刺痛,尤其是想起儿子当时雕刻的那番心意和所花的工夫。她叹息道:“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在失去之后才觉得格外可爱?”

看着她的文章,我止不住泪水涔涔而下。我感触于母心之苦涩,也悔恨自己既不是一个孝顺体贴的女儿,又不曾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如今垂暮之年,任纵横老泪也冲不去心头的伤痛。

和作者一样,我也有一件儿子送的礼物,那是他在童年时用火柴棒搭起来的立体“快乐”二字。那真是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我是那么珍惜它,把它放在玻璃橱最妥帖最显眼的地方。年复一年,火柴棒的红蒂头褪色,骨架因胶水渐渐脱落而松散了,它已不能竖起放,我只好把它小心地收在一只盒子里。几度搬迁,我总是小心地带着它。现在,它就放在床边书架上,我常常端起盒子细看,真不能相信这是儿子的杰作。悠悠二十年岁月的痕迹,都刻在那一根根带有微尘的暗淡火柴棒上,而它所给予我的是一份诚挚的“快乐”。我心里有太多的感激,也有太多的感慨。

记得那个深夜,他把房门关得紧紧的,亮着灯不睡。我以为他在偷看从摊上借来的脏兮兮的“小人书”,几次敲门催他睡,他只是不理,我气得一夜未睡好。次日早晨他上学了,却见书桌上端端正正摆着这件精致的手工,边上一张卡片上写着:“妈妈,给你快乐。”我的感动无法名状,我真是快乐了好多时日啊!

他渐渐长大了,我们母子时有争吵,他曾愤怒地出走,数日不归,我守着虚掩的大门,通宵达旦,看着“快乐”二字泫然而泣。固然儿子并没像这位朋友的孩子那样,拿起自己做的手工扔向我,但他对我珍惜这件礼物所表现的无动于衷,却使我心酸。每次央求他修补一下火柴棒的骨架,他总是漫不经心地一再拖延。我了解这是无法勉强的,时光不会倒流,童稚亲情不复可得。儿子成人了,我已老了。当年母亲说得对,“一代归一代,茄子拔掉种芥菜”,母亲那时已知代沟无法逾越了。

我再想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她在初中时,每周两次放学后,带了两个弟弟,背着书包到我家来读古文。他们专注的神情都还在眼前,一下子他们也将近中年了。她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尝到了做母亲的滋味。但在给我的信中,她仍幽默地说:“母亲来时,总是事事看我不顺眼。”这就是两代的不同吧。

她在文章结尾时说:“希望儿子成长为一个有用而快乐的人。”足见母心尽管苦涩,却是永远满怀希望的。

她道出了天下父母心,也给了我一份温暖与启示。

我也不再为儿子送我的那一对骨架松散的“快乐”二字而感触万千了。

8.请简要谈谈你对本文题目的含义及作用。(4分)

9.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4分)

10.文章第段提到了“她”的母亲,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11.文中“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4分)

(二)阅读下文,做12~15题。(14分)

次赞扬

①他执着地坐在地铁站里,胡琴是他的全部。路上尽是行色匆匆的人,人们无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