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自年试点以来,截至年7月底,全国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多万亩,建设范围涵盖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个森工集团。
01:38国家储备林是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的工业原料林、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优质高效多功能森林。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木材生产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木材消费刚性增长,供需缺口持续扩大,每年木材进口量超过2.5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50%以上,加之原木贸易受限,木材安全问题突出。
国家林草局速丰办副主任石敏:国家储备林是维护我国木材安全的重要途径,就是要立足国内,来构建我们自己的木材安全的体系,储备高产出高品质的木材,缓解国家木材供需的矛盾。
作为盘活绿色资产的创新渠道,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国家林草局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利用“两行”贷款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各地创新投融资模式,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使得国家储备林成为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山入林的创新渠道。
国家林草局速丰办副主任石敏:我们有一个统计数据,就是中央投资是47.5亿元,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贷款大约是亿元,林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难题,在国家储备林项目上应该说是有了突破。
储备“良”材国家储备林提升森林质量
国家储备林除了储备经济建设的工业原料林外,还有两项重要内容,就是培育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优质高效森林,以此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01:48河南省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为保持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淅川县把建设国家储备林,作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重要抓手。
淅川县是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造林相对困难。为了提高造林成效,当地创新推行植苗、混交等多种造林模式,加快荒山披绿。不仅通过采取滴灌方式运水上山,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在树种的选择上也有讲究。
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不仅有大径级的树种,还有因地制宜的乡土珍贵树种。
在江西吉安吉水县石阳林场,工人正在给红心杉进行修枝抚育。这片年2月完成栽植的国家储备林,种植的都是吉安当地的乡土珍稀树种——陈山红心杉,面积达到亩。目前,陈山红心杉年均生长1.2米,长势良好。
江西省吉安市林业局副局长谢富传:陈山红心杉具有材质优良、材色美观、生长较快等特征。我们通过采用杉阔混交造林模式,提升森林景观和森林质量。
为了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国家储备林在布局上,主要选择水光热等自然条件好的地区,进行种植。通过实施修枝、补植等抚育或改培措施,提高我国人工林中乡土珍稀树种、大径级用材林比例,逐步建成优质高效多功能森林。
打造森林家园维护生物多样性
国家储备林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为一体,融生态产品、林产品供给于一身,是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有力举措。
01:29△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在林间活动的画面,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用红外相机拍到的。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国有林场场长袁春:我们的国储林不仅仅是一个优质高效的用材林,同时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除了藏酋猴,还有黄鹿、白鹇等十多种国家珍稀保护动物。
在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过程中,江西吉安采用近自然森林经营、针阔混交林等方式,丰富生物多样性。在泰和县白鹭湖林场,工人正在给红心杉林下套种的楠木和草珊瑚,进行抚育、施肥。
江西省吉安市林业局局长陈春泉:我们把杉木纯林间伐后,保留原有植被并在林冠下套种楠木,然后再在楠木林下套种森林药材,通过培育复层针阔混交林,增加森林植被,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森林结构。
国家储备林在增加木材储备的同时,能够有效调优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国家林草局速丰办副主任石敏:国家储备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的能力,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编辑韩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