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淅川农商行借助渠首独特的气候和资源优势,围绕“五彩产业”布局,即黄色软籽石榴,柑橘;红色优质红薯;绿色茶叶,大棚蔬菜;白色金银花;黑色香菇,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专属金融服务,使一大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成为惠民增收的新渠道。
软籽石榴打造致富“硬实力”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淅川,软籽石榴已成为全县“护青山、保水质、生态富民”的功勋产业。淅川农商行做到服务跟着基地走,基地建到哪里,金融服务延伸到哪里,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推行种植、管理、经营相互融合、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石榴产业化发展。该行向河南仁和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次授信6年,投放贴息贷款万元。在农商行强力支持下,该公司引进新品种,改良石榴种植结构,在渠首九重镇张河村集约化规模化栽植软籽石榴1.3万亩,辐射带动九重、厚坡、香花等镇的23个村集中连片发展软籽石榴近万亩,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软籽石榴种植企业。目前全县软籽石榴总种植面积5万亩,千亩以上基地8个。该县仓房镇有种植柑橘的传统,该行通过整村授信加大对柑橘种植大户的信贷支持,今年来发放“金燕e贷”“林果贷”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3亿元,全镇库周7个村发展柑橘3.5万亩,为当地农民开辟了增收渠道。
优质红薯成就致富“新恒业”
在淅川农商行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下,盛湾镇搭建服务平台,成立红薯产业专班,致力于把红薯产业做成全产业链,以红薯新品种推广和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优化红薯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农商行结合产业特色创新推出“特色产业贷”信贷产品,对红薯合作社进行大力扶持,发放小额贷款万元,仅盛湾镇年种植蜜薯“浙薯13”亩,全县优质红薯种植面积近4万亩。上集镇政府在农商行支持下,完善红薯产业链,引进企业入驻,投产后年可深加工红薯产品吨,其中年销售鲜薯叶、薯梗等吨以上,优质红薯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恒业。
绿色产业变身“绿色银行”
丹江口库区沿岸气候适宜茶叶生产,淅川农商行先后向丹江缘茶业公司、玉川茶业公司等投放信贷资金累计余万元,采取“公司+茶叶专业合作社+农户”形式,在毛堂板山沟等乡镇投资开发亩茶园基地,环湖生态茶达到3.9万亩。毛堂乡40%的农民从事茶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茶产业妆扮了淅川的山水,也成了群众的“绿色银行”。在上集和金河镇等县城周边乡镇,淅川农商行大力支持蔬菜大棚产业发展,支持上集镇张营村建成占地多亩的82座自动化恒温智慧大棚,金河镇建起蔬菜大棚座,由公司示范引领,农户承包经营。目前淅川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3万亩,其中规模化经营面积3万亩。农商行累计投入信贷资金7.3亿元,兴建亩以上的生态农业产业基地42个,全县5万多农民参与或从事绿色产业发展。
金银花铺就“致富路”
淅川农商行实施“龙头企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绿色产业模式,创新推出“生态产业贷”“专业合作贷”“家庭农场贷”等绿色产业产品,筛选优质生态农业企业,利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向依托福森药业公司成立的20多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发放2.5亿元贷款,在丹江沿岸建成3.8万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年产值3亿元以上,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以上,已成为淅川县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该行把中药材产业打造农民致富新亮点,主动与药材龙头公司、合作社签订专项合作协议,对推行“基地+农户”经营和纳入政府财政贴补及购买自然灾害险的种植基地重点支持,累计投放信贷资金5.8亿元,推广发展优质丹参、迷迭香、连翘、石斛等中药材的种植,着力打造九重镇迷迭香产业基地,荆紫关和仓房丹参种植基地,盛湾镇小干街苍术种植基地,毛堂乡石斛种植基地等万亩以上基地2个,千亩以上基地12个。带动周边发展中药材示范村32个,个行政村种植中药材,人均年增收余元。
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在农商行万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西簧乡梅池村种植袋料香菇稳定在万袋以上,形成十里香菇长廊,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村里还建成了年产万袋的菌棒自动化生产线,不但解决了菇农生产难题,也为村集体经济年增加收入9万元以上。紧邻的毛堂乡发展香菇菌棒余万棒、带动群众户均净增收3万余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目前,淅川农商行累计投入信贷资金4.8亿元,全县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余户,共种植香菇万袋,年产值3.5亿元,小小香菇成为农民的“致富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