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德育强管理凯歌高奏淅川一高抓两头

●随着河南省高考一本录取工作的结束,一组让人振奋的数据再次刷新淅川一高师生和家长的朋友圈——7位学子迈入清华北大的校门;一本进线的名学生中,有近1/3考生被、院校录取。在学校“二次创业”的开局之年,淅川一高不负众望,高奏凯歌,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成绩的取得,证明了学校‘管理上以问题为导向,教学上以任务为抓手’理念的正确性,也证明了学校采取‘抓两头,促中间’‘清北靠培优,一本靠管理’来确保‘一本扩量、清北增量’策略的正确性。”淅川一高校长姚银秀说。

培优育清北英才

一所学校生源固然重要,但培养机制更重要。早在学生进入高一时,淅川一高就根据中招成绩设立清北班。文理分科后清北班每班60人,每次大型考试逐步淘汰,只出不进,最终进入三年级时每班留30余名学生。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考试成绩以及发展潜质选定苗子,进行重点培优。课堂上,创设竞争氛围,学生与学生PK,高手与高手间思想的交流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自我展示环节,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展示的学生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做题的想法、经验教训分享给同学,不仅自己越讲越清楚,更培养了多种能力。强化训练,坚持“自习考试化,作业试卷化”,以考代练,及时反思纠错。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任课教师会落实弱科承包制,针对尖子生的薄弱学科、薄弱环节单独辅导。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潭水。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不断钻研教材和试题。其次,教师要改变彼此之间的孤立与封闭,学会与他人合作,集体教研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淅川一高要求各备课组群策群力,认真落实好“三段式备课”,即自主备课、集体备课、课前复备。为了落实好教研活动,学校精选业务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学科备课组长,突出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发挥对本备课组教学、教研工作的组织、引导和管理职能,带领备课组开展教研,说课、听课、评课,做到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教案课件、统一训练。淅川一高的课堂要求必须有课件。凝聚集体智慧的课件,会使课件容量大大增加,教学针对性更强。课件的不断传承、修订、完善也会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为了检查督促教研的效果,学校领导会带领教研室人员推门听课,课后通过打分评选星级教师的形式,督导教师规范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效率。

管理增一本数量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现在淅川一高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迁入新校区后,面对学校规模扩大与强化学校管理的矛盾,学校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探索顶层设计与条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强化领导责任,学校实行领导包年级、包学科制度,领导绩效考核直接与年级、学科成绩挂钩,每次大型考试后公示。

教学管理上,完善督导检查体系,结合《教学工作检查表》《听评课反馈表》《课堂教学评价表》《教案作业检查表》《学科双向细目表》等,细化对常规教学各环节督导和检查。积极推行课改新模式,学校大胆尝试,推行“5+2激情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堂必须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管理上,实行封闭式管理,重抓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班主任守班制,坚持从严管班不动摇。

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引入竞争机制,每个年级设四个级部,年级内级部间竞争对抗,级部内班级间互相挑战,班级内小组间对抗竞争,形成你追我赶、勇争第一的良好局面。

德育塑学生之魂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淅川一高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立德树人的要求和市县党委、政府实施德育的举措,以励志教育为抓手,结合班会课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色教育活动,促使德育工作模块化、规范化、序列化。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助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三大步”励志教育,组织学生早中晚三读励志信,齐唱励志歌曲;及时反思总结,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让墙壁说话,让草木出声,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进步。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通过举办励志报告会、高考百日誓师动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组织学生远足,培养学生意志毅力;组织编写校本德育教材,树立学生学习榜样,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

淅川一高的德育做法引起了兄弟学校的极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