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唐河县沃野田畴上麦芽萌动、新绿初绽。
城郊乡党坡村振群家庭农场里,老把式乔振群正忙着察看小麦苗情。“今年小麦比往年晚播十几天,影响不大。不过,从今年的气候特点看,要想打好丰收的底子,种地管理时机把握不住、技术含量达不到还真不中?”言谈间,乔振群充满自信,自信来自他深耕的沃土和心仪的职业。
说是老把式,其实乔振群今年50岁,年富力强。
初中毕业后,当大部分农村青年外出打工时,乔振群看着不少土地撂荒,十分惋惜。种地辛苦,但种地真的是穷路一条吗?乔振群站在田埂,挺了挺脊梁。
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迁安工程基本完成。搬来的移民群众大多不擅长耕种,都想把耕地包出去外出打工。乔振群顺势而为,和7人联合,以每亩元的价格把几千亩地承包下来,第一年就收入80万元。
年,家庭农场成立,个人流转土地达多亩。可低谷随之而来,受极端天气和粮价低迷影响,年至年基本没挣到钱,但他依然坚持。
到年,玉米市场价达到每斤1.2至1.3元,回归质优价高的正常轨道,乔振群意识到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
“现在亩地,亩种小麦,其余种其他作物,产量总体上稳中有增。”乔振群说,“靠土壤改良、耕作技术提升,受极端天气的影响能降到最低限度。”
农场醒目位置挂着几个亮眼的招牌:“唐河县汤红农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实操基地”“南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训基地”“唐河县专项职业能力实操考试基地”……
与之匹配的是,他珍藏的职业证书和培训资质。他进修了中专学历,被评为省产业技术指导员、南阳市最美农业人,任南阳市农民田间学校副理事长。他的农场成了培育新农人的摇篮,全省各地的农民一来学习就是几百人。
乔振群说:“学无止境,技无上限。我每年都参加学习培训10次以上,种植技术、新品引进、经营管理、智慧农业等,学一次有次收获、有次提升。”
最近的学习是在夏天,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他印象最深的是智慧农业。他大开眼界,归来就付诸行动。乔振群这两天正计划外出参观取经,在精细管理上再搞一次突破。
乔振群双眼闪烁:“智慧农业真好,装上远程控制系统,大棚里的风向、湿度、温度、病虫害等,一部手机就能掌握,要通风透光,轻轻一按就能实现,省心省时省事。”
“咱的新型农机都装了北斗系统。比如播种,用手机就可随时掌控播种深度、宽度、播种率。”乔振群滔滔不绝,“深耕、深松都有GPS,能精准监控;无人机可选择作业时段,精准自动喷施。”
有技术支撑,传统的种粮让乔振群种出了新意。亩小麦中亩“郑麦”直供酿酒企业,每斤高出市场价8分到1毛钱;剩下亩“新麦45”强筋小麦专供面粉企业,每斤高出市场价5分到8分钱。
女儿乔鑫、乔淼更忙,不停地指挥工人将收购的“唐河红薯”入库,为电商平台备货。
“俩闺女都本科毕业,当过企业高管,取得县第一代农业无人机操作证书,是杭州一扇门电商集团等机构培训出的电商学员。”说起女儿乔振群很自豪,“她们是我的接班人。”
春夏时节,住在县城的两姐妹每天8点准时回农场上班;收获时节,待在电商公司销售红薯、黄桃等,乔淼一人开了6个店铺,招聘8名员工,两人一年的电商收入都在百万元以上。为保证货源,姐妹俩现在又建3个保鲜库,仅储存红薯就万公斤。
能吃苦,接受新事物快,具备新型职业农民的潜质。这是乔振群对女儿的评价。农场两台无人植保机是她们的亲密伙伴,不仅能快速完成自家病虫害统防治任务,有次还转战淅川县,一天打药0多亩。
乔鑫说:“我们要亲眼看着农村变成令人向往的地方,农业变成充满希望的产业,农民变成让人羡慕的职业。”
目前,唐河县高素质农民已达人。他们都像乔振群父女一样,用心耕耘广阔天地,努力承载金色希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