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指南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530/4632170.html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赵川冯刘克
河边的土地能不能要?这成了新蛮子营村村民们争论的一个问题。
在南阳市淅川县上集镇的时候,因为村里的部分土地临河,汛期常常冲走大块的田地,村民们心疼不已。搬迁到新郑市梨河镇之后,当地准备了两片土地供移民挑选,一片临河,一片不临河,选哪块?村民们意见不一。
“现在看来,我们选对了。”5月29日,新蛮子营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定说,“我们选了临河的土地。新郑市目前正在高标准打造双洎河,总投资达几十亿元,岸边将会硬化、绿化、美化。按照规划,双洎河提升工程完成后,将形成一片美丽的河景图。这与我们发展的乡村旅游正好契合,围绕双洎河大有文章可做。”
年8月,在南水北调移民搬迁中,南阳市淅川县蛮子营村的村民告别故土,举家北上,迁至新郑市梨河镇,叫新蛮子营村。几年间,村里组织就业稳定民心,引入产业谋求发展,打造旅游壮大经济,新蛮子营村不但在新郑双洎河畔扎下了根,还日益枝繁叶茂,成了附近移民村中的示范村。
就业促稳定
对于移民村来说,搬迁不仅仅是简单地挪个地方,还牵涉村民们生活观念、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和适应,思想和情感的融入。
“刚搬来的时候,附近的村子对我们不了解。外村的小伙子不愿意娶俺村的姑娘,外村的姑娘也不愿意嫁俺村的小伙子。”新蛮子营村前任党支部书记陈俊洲说。
“生产如何开展?生活怎么稳定?利益怎么分配?出路在哪?一时之间,村民们人心纷乱。”陈国定对记者说,“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得靠就业和发展。”
陈国定决定把就业作为移民稳定发展的突破口,积极联系新郑市移民局,由该市人事部门牵头,组织郑州富士康、东风日产等大型企业到新蛮子营村进行现场招聘,一大批年轻人不再到遥远的外省打工,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结合老龄村民实际情况,村里为他们在附近的商店、超市联系就业岗位。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新蛮子营村蜕变成发展后劲十足的“明星村”。
集体有分红“暂时稳定不代表长久稳定。想要长久稳定,真正融入当地,让附近的村子都看得起,还是要靠发展,让新蛮子营村富民强村,做出一番业绩。”陈国定说。
新蛮子营村一方面坚持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和村干部积极性,实施村干部和党员包家分户排忧解难,深入群众,解决村民实际需求;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党员、村干部等外出考察学习,不断探索适合该村发展的路径。
“环境变了,不能再抱着老观念了。”陈国定说。“如果还像在淅川老家那样,把土地分包到户,一家一户各自种地,显然不适应新的环境和形势了。”
新蛮子营村选择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从而惠及全体村民的发展道路,确立了“以土地流转为载体,以公司经营为主导,全力打造集采摘、餐饮、度假、颐养、商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快速提升村民收入”的发展思路。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新蛮子营村将村里的多亩地流转给一个农业公司,主要发展温室大棚,部分工作岗位由该村村民承担。如今新蛮子营村温室大棚遍地林立,葡萄挂满枝头。
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经营,让村民们除了有打工工资之外,每年每亩地还有多元的分红收益。
乡村游绘就好前景
双洎河静静流淌,穿新郑市而过。在临近市区的地方,河流拐了一个弯儿。这里河面宽阔,自成一景。新蛮子营村就位于双洎河的湾头,占尽风光。
“当初挑选这块土地的时候就看中了地理位置。从这个地方顺流而下,几里路就到了新郑市区。另外,双洎河的景色也为我们打造的乡村旅游锦上添花。”陈国定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河边的木制栈道和观景台已经显现雏形,岸上的步道与种植区融为一体。徜徉其中,一派田园生态景象。河边不远处,新蛮子营村为乡村旅游配套的生态智能餐厅即将竣工。
陈国定介绍说:“生态智能餐厅门前是一个广场,建成之后具备喷泉、草坪等西式婚礼元素,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据介绍,除流转土地之外,新蛮子营村还剩余近亩的土地。这些土地将全部作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用地,规划了农业主题公园,科普馆、沿河旅游观光带和商贸区。“这些项目全部落地后,将形成我们村环环相扣的乡村旅游体系。”陈国定说,“这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