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陶一萍)味美鲜香的丹江鱼、个大粒满的软籽石榴、天然健康的凉茶,琳琅满目的生态农产品在中国·淅川丹江核心水源区优质扶贫农产品进京推介新闻发布会上一经亮相,就获得了众多产品采购商的青睐。
为加快淅川县脱贫攻坚步伐,畅通丹江核心水源区优质农产品进京销售渠道,深化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在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我们以节为媒,借助对口协作平台,把水源地优质农产品送到首都,让北京市民不仅能喝到纯净的丹江水,也能吃上水源地的绿色农产品。”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县长杨红忠说。
年9月20日,中国·淅川丹江核心水源区优质扶贫农产品进京推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据了解,此次参展产品以淅川当季大获丰收的农副产品为主,既有丹江鱼、大闸蟹、小龙虾等水产品,也有软籽石榴、黄金梨、金银花等农林产品。近年来,淅川县大力发展软籽石榴、黄金梨等生态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淅川县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立足南水北调水源地的实际情况,坚持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针对产业特点,平原丘陵区、库区、山区联动规模化发展,短中长三线产业项目相结合。短线发展食用菌、蔬菜、光伏产业等短平快项目,中线发展软籽石榴、薄壳核桃等经济林果,长线发展生态旅游,形成生态惠民的优势。
据悉,为扶持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淅川县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和企业上市奖励办法,通过创新开展金融扶贫产业助力贷、落实到户增收补贴和县定奖补措施,保障扶贫产业发展需求。
目前,淅川已引进培育龙头农林企业67家,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近百家,发展生态产业33万余亩。
自年7月北京市朝阳区与淅川县正式签订对口协作框架协议至今,北京向淅川拨付支援资金,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对建设金银花基地进行补贴。通过对淅川金银花种植户进行补贴、建设烘干车间等,培育金银花种植、深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帮助淅川农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搭乘对口协作‘快车’,淅川农产品的市场销路将更加宽广。随着北京市民喝上咱淅川的丹江水、吃上丹江鱼,北京与淅川的‘鱼水情’将使北京市民的‘菜篮子’更丰富,淅川农民的‘钱袋子’更饱满。”杨红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