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在丹江口水库东岸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丹阳村境内的陶岔渠首开挖干渠。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华北平原中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荥阳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清清一库水,全程自流到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最终抵达燕山下的密云水库。
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六周年。六年来,中线工程累计调水亿立方米,亿万北方人民受益,直接受益人口约万。工程运行安全高效,综合效益显著,已经与沿线群众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保障国家水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
倾一库清水,润千里京津。从年至年,六年调水亿立方米,意味着什么?记者通过换算发现,相当于送去了1.2个满库容的丹江口水库水量,还相当于一次性送去了8个满库容密云水库水量,或30个十堰黄龙滩水库水量。调水日成为十堰的“生态文明日”
以水为媒,因水结缘;携手保水质,共同谋发展。
为了保护水源地,十堰将每年12月12日设为“生态文明日”,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进一步强化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市民出行幸福感。年,是十堰连续第六年开展“你低碳,我买单”免费乘公交活动。在“生态文明日”当天,市民可在十堰城区免费乘坐4路、5路公交车。此前,已有数十万人次的市民体验免费乘公交,好评如潮,反响热烈。年“生态文明日”前后,十堰还开展“同饮一江水,共话南北情”京堰连线课堂、十堰市第二届“我是生态环保小卫士”中小学生演讲比赛决赛、生态文明日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等主题活动。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则通过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放日活动,让更多北京人了解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背后的故事,营造节水爱水护水的社会氛围。
十堰市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中心主要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这清清一库水,连接的是两地人民割舍不断的情谊,续写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引以为傲的‘制度自信’。”
是啊!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展示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的最直接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
水,至清,至美,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随着甘甜清澈的一库净水永续北送,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这是一库水的担当,也是千里水缘的相守与相望。北京和十堰,一北一南。相隔千里的两座城市,互不相识的人们,因为一库水、一条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本文来源:十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