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m.39.net/pf/a_4350709.html
□河南法制报记者孙梦飞王晓磊/文图
6月11日,河南法制报“牢记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用法呵护一渠碧水”大型融媒报道采访团第二组,来到位于荥阳市的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奔腾于祖国大地的长江、黄河在此“握手”。
站在穿黄观景台上眺望,来自丹江口水库的长江水,穿过长4.25公里、最大埋深35米的两条隧洞,从焦作市温县闸口汹涌而出。水流经过闸口,碧波翻滚,一路北上,让人不禁为这个气势宏伟、震撼人心的超级工程的魅力而折服。
穿黄工程隧洞是国内穿越大江大河直径最大的输水隧洞工程,是国内首例用盾构方式穿越黄河的工程,开创了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水底隧洞长距离软土施工新纪录,展现了南水北调人积极主动、迎难而上、创新思维、敢于挑战的顽强意志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的精神风貌。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荥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吴大钊说,“荥阳市政法部门积极发挥职责,充分运用政法工作优势,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为整治南水北调中线荥阳段干渠周边乱象,公安机关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法院依法对行政非诉案件进行审查执行;检察院对河水环境污染类案件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司法行政机关开展法律宣传,化解矛盾纠纷,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在穿黄工程以东不远的荥阳市高村乡李山村,宽敞干净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农家小院整洁干净,活泼生动的墙绘点缀其中。
年8月,村民从南阳市淅川县上集镇迁入李山村。李山村人不仅带来了顾全大局、以人为本、负重拼搏、团结协作的移民精神,还带来了踏实肯干、头脑灵活的发展理念。
张志乾开了李山村第一家丹江鱼饭店。在他的带领下,村民陆续开始经营饭店,逐渐形成了丹江鱼特色餐饮产业。
“以前我们村交通不便,大家都靠种地打工挣钱,在当地是穷村。”张志乾说,“搬来李山村后,党委、政府大力扶持,大家埋头苦干,现在家家都有小汽车,不少人还在市区买了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如今的李山村实现了华丽蜕变。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宗显说:“村里大力发展丹江鱼餐饮产业。到了周末,不少去古柏渡旅游区、丰乐樱花园的游客慕名而来,饭店家家爆满,派出所民警会增加巡逻频率,让村民们安心、放心经营。”
“目前,李山村有20多家丹江鱼饭店,最差的一年也能挣二三十万元。村前的美食文化街商铺对外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四五十万元收入……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都大大提高。”李宗显脸上洋溢着笑容。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移民的牺牲、奉献和支持,干部的任劳任怨、勇于担当,工程技术人员的负责、求精和创新,都是南水北调工程成功的重要保证。
如今,在去往丰乐樱花园的南水北调大桥上,游客们总会停车看上几眼。在这里,一条玉龙扭动身姿奔腾而上,浪花中腾起中原大地的壮美画卷。
本文来源:河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