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德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归欣通讯员杨振辉

思政课堂“有风景”,校园文化“有故事”,实践活动“有温度”,4月25日,记者在淅川县走访,蔚然成风的青少年德育工作让人眼前一亮。

“天天早上有‘激情跑操’,每周都有励志班会,学习累了,还有社团活动减压,这样的环境想不学好都不中。”淅川一高一(1)班学生康富鑫说。

年,面临贫困和教育滞后双重“困境”的淅川县,把突破口选在了青少年德育工作上。“淅川有15万名‘拔节孕穗期’青少年。以青少年德育工作为抓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让他们树立理想、建立信心、行稳致远,这既是发展教育的目标,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淅川县委主要领导表示。

县委统揽抓总“修高速”,各部门协作配合“开绿灯”,各学校因地制宜显特色,3年间,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淅川“大德育”工作网络构建起来。

“小手拉大手,一起往前走。”在德育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淅川各学校成立了家校联谊协会,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实现了家校联合育人,以良好校风影响家风、淳化民风、改进社风。

数据显示,德育效应正从青青校园向淅川城乡的各个角落延伸、覆盖,汇聚起促使全县蝶变的磅礴力量。近3年来,全县贫困人口由近7万人减至3万余人,贫困发生率由10.66%降至4.89%;信访量连年大幅下降,淅川县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先进单位”;年全县未成年人犯罪率同比下降30%。

短评

一场“校园里的革命”带来精神力量,使全县教育水平、生态文明、社风民风全面提升,淅川坚持推动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实践,颇有几点经验值得借鉴。

找准了发展“痛点”。“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淅川是移民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实践证明,抓好青少年德育工作,能在根子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为未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人才资源。

构筑了“管用”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淅川德育下了一番“绣花功夫”。比如,成立德育专班、编写本地教材,因地施教、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开展素质教育和主题活动等,让德育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渗得进、有成效。

赢得了“溢出”效应。通过“小手拉大手”德育连接机制,淅川青少年受教育的同时,其家人也在提升素质。德育工作影响了家风、淳化了民风、改进了社风,收到“一石多鸟”的效应。

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离不开精神的涵养,更离不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在这个伟大的征程中,呼唤越来越多的德育实践涌现出来。(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归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