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303318890248&wfr=spider&for=pc
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们为生命接力
“00后”赵岩(南阳市红十字会供图)
距离年还有不到两周时间,你想好怎么给自己的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吗?他们,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都选择了同一种方式——用“生命种子”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小学老师王志刚捐献现场(南阳市红十字会供图)
作为老师,他为祖国花朵送去生的希望
他叫王志刚,是淅川县第四小学校的一名老师。
12月16日,王志刚没有像往常一样站在三尺讲台上,而是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为一个祖国新生的花朵——年仅1岁的血液病患者捐献“生命种子”。这一天,他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愿望,成为河南省第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今年41岁的王志刚,已经从事教育工作21年,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年,王志刚在街头看到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就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希望能为血液病患者多增添一分希望。
这一等,就是9年。今年7月,接到配型成功电话后,王志刚爽快地答应了捐献。他说:“当我成为志愿者之时,就决定会为这个承诺负责到底。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王志刚的积极配合下,体检、高分辨检测以及捐献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在谈及捐献感受时,他说:“得知患者是个1岁幼儿的时候,我心里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次捐献成功。”
王志刚希望,通过他的实际捐献,可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里来,毕竟,多一个人加入,就能给更多的患者增加生的希望。
作为学生,“00后”的他赴郑捐献“生命种子”
12月17日,医院,南阳师范学院的“00后”大学生赵岩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挽救了一位陌生患者的生命,成为河南省第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8岁成人之后,我就开始献血了,全血和血小板都有献过。”年出生的赵岩,已经有快4年的献血经历了,加入中华骨髓库也是在献血过程中。年5月,赵岩在献血小板时,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他当场主动留下血样,填写了入库志愿书。
让赵岩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1年多时间,自己就与患者成功配型。今年9月,赵岩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得知自己与患者配上了型,他还有些不敢相信。“于千万人中建立起‘髓缘’,这是莫大的幸运!”
在确定要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赵岩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父母和学院老师,他们都十分支持,并给了他很多鼓励。
在捐献过程中,还是学生的赵岩一直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没有丝毫紧张和畏惧。他说:“我只是平凡大众里的普通人,从小接受的思想和家庭教育让我坚信要用善良对待他人。”
今年大四的赵岩,马上就要步入社会,这次捐献让他对未来的目标更加明确——做有价值的事,成为有价值的人!(全媒体记者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