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国务院研究室驻河南淅川县银杏树沟

北京皮炎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9052601.html

河南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县城西北部30公里的银杏树沟村更是贫困中的贫困。

年8月,国务院研究室王涛来到银杏树沟村担任第一书记。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这里的贫困还是让他震撼:狭长的山沟里住了户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4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1%。

王涛从京城一头扎进穷山沟,带领全村群众向穷困宣战。

历经2年的持久战,银杏树沟村从一个“无村部、无广播、无手机信号,喝雨水、走泥路、住土房”的深度贫困村,变成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富裕村。

历经2年的攻坚战,村集体主导建成投资过亿元的环保产业园,解决了上百名贫困人口就业,为村集体创收多万元。

村民们说:“山沟里有恁好日子,感谢党给我们村派来了一个好书记啊!”

“三大难”不再难

银杏树沟村,村如其名,4个村民小组分布在7.8公里的山沟里。

道路是银杏树沟村民的心头疼。进城有两条路:一条12公里的砂石路,会车困难,需要翻过两座山,遇到雨雪冰冻极其危险;另一条路穿行沟底,路基常被雨水掏空。

通信、饮水也是银杏树沟村民的“疼点”:村里只有两个山坡能接收移动信号,村民使用手机得爬到那两处坡上;除了一组能打到泉水,其余3个组家家只能喝水窖蓄的雨水。

“三个月内修好路、通上自来水、把信号塔建起来!”这是王涛当着全村老小许下的诺言。他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得到支持后,又盯着相关单位跑手续,盯着施工企业提前安排施工。

道路施工企业提出村里要协助扩路基、清路基,电信施工企业也提出村里要协助修出两条上山小道。为了抢工期,王涛二话不说,领着村干部,发动村里不多的劳力抢先干起来。运土、搬石头、装车,白天干不完,晚上安上电灯接着干。

城里长大的王涛干起活来不惜力,村里人说:这个处长戴着眼镜,看着文绉绉的,手上的老茧一点也不比我们农把式少咧!

7.8公里的水泥路终于赶在腊月下雪前完工,各家各户的自来水在上冻前接通了,两个信号塔也高高地矗立在两个山头。

这是继年用上电灯、看上电视后,银杏树沟村最大的喜事了!

年的春节,银杏树沟里格外热闹,从“小年”开始,鞭炮一直响到了元宵节。

小山村里有了大产业

村民口袋里缺金少银,村集体账上也没有一分活钱。这是年以前银杏树沟村的状况。

手里无财,万事都难,必须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是王涛和扶贫工作队、村两委班子的共同认识。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地,为了确保“一库清水到北京”,淅川农民“有山不能养畜、有树不能砍伐、有水不能养鱼”。

致富路子在哪里?王涛他们开会商量了三天三夜。

一条高质量绿色脱贫的想法经过“头脑风暴”迸发出来:城里、沟里两处办企业,既解决就业,又能为集体创收。

说干就干!王涛从同学那里无偿引进了一种专用黏合剂,能黏合粉碎后的建筑垃圾,再经压制,就成了建筑环保砖。村集体专门创办一个劳务公司,把村里20多名青壮年吸收进来,劳务公司再以技术入股合作公司,开发生产环保砖;村集体又办了一个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在山沟里种植玫瑰,生产玫瑰精油等“美丽产品”。

王涛跑北京、跑郑州、跑杭州,运用各方资源寻找合作公司,协助成立了资源再生公司、环保科技公司等。这些公司中有的用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生产建材用砖,有的消纳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园林和农林废弃物等修复荒山和治理石漠化。村劳务公司在这些公司分别占股10%—20%。

王涛领着合作公司选厂址、办手续、购机器、搞基建、搞培训、试生产,三个月后,当第一块环保砖下线,激动的泪水充满了王涛的眼眶。

城里的企业有了眉目,王涛又把目光注视到了沟里。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芈月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了本村及周边8个村的部分土地,用于种植玫瑰、艾草、油牡丹。公司又参股合作成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玫瑰精油等芳香制品。

“芈月山特色生态长廊”“芳香产业种植园”,这些新鲜词儿不时挂在村民的嘴上,千百年只种庄稼的山沟里花草满目,芳香四溢。

村民看到了美景,更得了实惠。山外务工修路、沟里种花种草,村属两个企业效益明显: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连续两年突破万元,年达到近万元。村民除地租和务工收益外,还能得到产业收益分红。

年底,银杏树沟村实现整村脱贫!

从“没希望”到有盼头

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有点积蓄就在县城买房,把孩子带到城里读书。

王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先筑巢,再引凤。村里实施生态宜居改造工程,每家每户无论是改造房屋、厨房、厕所、院墙,经过验收都能得到村集体补贴,最高10元。王涛远赴广东,邀请某影视公司进村考察,该公司决定把银杏树沟村作为某电视剧主要取景地,并由该公司前期投入了万元建起村民文化广场、村部、医务室,广场前的沟里筑低坝蓄上了水,岸边修凉亭、长廊,7.8公里的村道边种上银杏树、格桑花……

致富要有带头人。为把能人请回山沟,村里拿出生态农业公司副总经理、玫瑰制品生产车间主任等岗位,吸引了六七个能人回到了村里,成了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银杏树沟村将近40年没出过一个大学生。

“没有优秀的下一代,就没有小山村的未来啊!”王涛经常这样启发村民。

王涛向县里打报告,山坡上停办8年的村小学原址重建,县教育局派了1位老师,村集体又出资返聘了1位退休老师。年9月1日,银杏树沟村小学开学典礼上,王涛看着台下的7个学生,心里头比多年前他领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还要高兴。

“为咱村,他拼着命地干!”

两年多里,银杏树沟村的每一块土地、每一个山头都留下了王涛辛勤的汗水。

夜深人静的时候,王涛顾不上身体的酸痛,坐在简易办公桌前学习。党中央出台决策部署,国务院出台产业政策,王涛总是及时跟进学。他思考最多的是银杏树沟村咋发展,玫瑰花产业链怎么做长,环保砖怎么在外县市大卖,村两委班子还要“补”哪些课……

王涛白天干活,晚上学习,落下了严重的颈椎病,他顾不上瞧病,每天换上膏药又开始一天的忙乎。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他的胃溃疡老毛病还经常犯。

在村里,他喜欢到处转转,看看留守老人有什么困难,村小学的7个孩子单词背得熟不熟,玫瑰花开得怎么样。到了县城,王涛就扎进砖厂和工地指导生产施工、协调市场销售,找村里务工人员谈心。

王涛自己的家在北京。爱人为了专心带好两个孩子,辞掉了在银行的工作。家里地方小,王涛也不常回家,爱人干脆带着孩子常年住回山西老家,由岳父岳母帮着带。

在村里的两年,王涛从没有节假日,曾经连续5个月没有回家。女儿出生那天,他仍坚守在村里协调贫困户危房改造,女儿至今对他这个爸爸还很陌生。

“为咱村,他拼着命地干。”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聋哑人张春总是抱着暖水瓶跟着王涛,不时给他倒水喝,咋劝都不回家。张春说不出话来,大家都懂,他是感激王涛,总想着为他做点什么。

组织更没有忘记王涛。王涛先后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脱贫攻坚优秀个人、河南省脱贫攻坚贡献奖、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被河南省评选为年度共产党员先进典型。

结尾

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小广场上,村支部书记方长建和几位老人坐在凉亭里聊着家常。

87岁的张治国曾任村支部副书记20世纪60年代带领全村修路,放炮时崩落了两颗牙齿,在村里很有威望。他竖起大拇指说:早先大干“四化”的干劲儿又回来了,现在的村干部,中!

刚当了两年村支书的方长建说:“王涛书记一个外乡人真心为咱村干实事,我们村干部都是本乡本土的,可得接茬干好。”

村民邵金周说:村里的好光景是王书记领着大家伙儿干出来的,可别让王书记走!

年夏天,组织决定王涛再任一年银杏树沟村第一书记。村民的心里踏实了一些。

“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人均收入3万元!”当着全村百姓,王涛又立下了军令状。

每到夏秋时节,银杏树沟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格桑花。

格桑花,也叫幸福花。浸润了奋斗的汗水,格桑花将永远盛开在伏牛山尾的银杏树沟里。

记者手记

饮水思源情洒丹江

每一个北京人,对河南淅川都应有特殊的情感——因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渠首就在那里。“一库清水到北京”,到年,丹江口水库已累计向北京输水超43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来水已占北京城区日供水量的73%。

王涛正是怀着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去扶贫的。驻村后,经过调研,他选择了发展环保产业、美丽产业(玫瑰)。产业扶贫之路走得很艰辛,“无中生有”“借鸡下蛋”,壮大集体经济,非常有智慧。

第一书记的任期有限,原定驻村两年的王涛已经“超期服役”,他经常思考:离任后给银杏树沟村留下什么?

除了两个村属企业,王涛给银杏树沟村还留下了芈月山品牌。芈月山品牌是王涛的又一次“无中生有”——相传芈月由楚入秦经过银杏树沟。村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注册“芈月山”品牌,研发花茶、化妆品、食品、调味品、酒、生鲜、家居用品等7类40种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目前月销售额达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王涛将给银杏树沟村留下一个能扛起责任的两委班子。年,王涛刻意把村“两委”班子推上前台,组织会议、汇报工作、参观考察、洽谈合作等,“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提高明显,村干部在村里的威信越来越高。

(来源:《旗帜》年第1期;作者系旗帜杂志社记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