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pf.39.net/bdfyy/zqbdf/170927/5727229.html
河南拟立法保护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
设立保护发展基金用于水源地水源保护民生保障等
1月7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书面听取了关于《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
制定法规加强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十分必要
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点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定一部专门法规十分必要。
据了解,河南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境内输水总干渠长达公里,承担着向华北地区供给优质水资源、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和水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目前,南水北调水已成为我省城乡居民的主水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引领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发表重要讲话后,省人大常委会立即启动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立法工作,加快立法步伐,成立立法工作组,将条例立法列入向省委常委会汇报的重点事项,召开立法工作推进会,到南阳、平顶山、焦作、新乡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建议。
《条例(草案)》共七章七十条,分为总则、水源保护、工程保护、生态保护、保障管理、法律责任、附则。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关于水源保护,《条例(草案)》总则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当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水源保护一章中,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在丹江口库区划定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在输水沿线总干渠及其调蓄工程划定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还明确规定一级保护区水质达到国家II类标准,二级保护区达到III类标准,流入一、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应当达到一、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同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如丹江ロ水库我省辖区内,将禁止围网和网箱养殖的范围由《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扩大到准保护区。
加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
关于工程保护,作为饮用水水源,不同于自然的河流、湖泊,我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自南阳丹江口库区沿总干渠直到安阳。为了确保供水安全,必须做好工程保护。《条例(草案)》对工程保护做了专章规定:要求南水北调工程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分别由工程管理单位和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并配备必要人员和设备,加大保护力度;根据上位法和我省实际,规定了工程保护措施;针对去年7月份汛情期间出现的工程村庄内涝等情况,《条例(草案)》第三十一条规定,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解决工程安全、防洪排涝、民生保障等问题;省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调蓄工程建设,巩固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
关于生态保护,为了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确保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条例(草案)》设置了生态保护一章,对汇水区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作出规定: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针对存在的问题,规定了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小流域综合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快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内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垃圾、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并保障日常运行。
设立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发展基金
为了南水北调大局,淅川县累计移民36.7万人,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汇水区及总干渠沿线人民群众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协调水源保护和民生保障的关系,是《条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此,在总则第四条规定:“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当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修复和利用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遵循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方针,统筹水源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关系。”同时,条例规定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水源保护的投入,形成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和中央政策要求,《条例(草案)》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发展基金,用于水源地的水源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正观新闻记者董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