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范蠡。范蠡(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范蠡家境贫寒,幼年父母双亡,是哥嫂将他养大,范蠡小的时候喜爱读书不爱干活,在那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穷人家的孩子能解决温饱就可以了,读书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就相当于不务正业,你即使是满腹经纶,可当时楚国选拔官吏必须是贵族出身,贫民百姓永无出头之日。可是范蠡还是坚持读了大量的书籍,
报国无门的他这时结识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人文种。文种、字少禽、郢(今湖北江陵)人,楚国的名士。此时的文种正在范蠡的家乡为官,听闻范蠡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便与其交往二人成了好友,经过文种指点,范蠡不辞而别,来到越国与越王勾践一番长谈,他用道家思想为主导结合儒家的用兵之道,向勾践讲述了治理国家应该用的方法和策略,范蠡的论述也正和勾践的想法,二人不谋而合,于是范蠡留了下来得到了勾践的重用。得到任用的范蠡没有忘记朋友,马上给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中的意思是:你在楚国也不过是一个县长,想要成大事很难,不如来越国和我一起辅佐越王,勾践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君王,而且重用人才,我们一起助他成就一番霸业。
文种读完范蠡的信后,来不及辞职就跑到了越国。公元前年,勾践在朝堂之上向众臣宣布,要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当即苦谏,此时不宜进攻吴国,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在携李之战被勾践所杀,夫差为报父仇正在日夜练兵,枕戈待旦只为向越国报仇。越国虽然是兵强马壮,但是吴国备战多年且又有仇恨在心,此战若打,越国必败。可是此时的勾践早已被自负自大冲昏了头脑,根本就听不进范蠡的谏言。
公元前年,夫椒(今浙江省绍兴市北)一战,越军大败,勾践仅仅剩下五千残兵逃回会稽,吴军进而围困越军,此时的越军已无力抵抗。勾践绝望了,悔不当初不听范蠡的谏言,时至今日也只好以死殉国了。这时范蠡来到了勾践的面前道:大王,我们并不是无路可走,只要能活着,一切皆有可能。范蠡让勾践向吴国俯首称臣,屈膝为奴。此言一出,众臣高呼不可,宁死不降。范蠡接着说:“大王要是殉国了,那越国也就亡国了!如若大王活着,越国就还有机会卷土重来。”勾践和群臣听闻此言也就勉强地同意了。范蠡和文种又献计收买吴国的太宰伯嚭(古代的百官执长)达道求和的目的,
伯嚭在吴国的地位仅次于伍子胥,深得夫差的宠信。勾践命人连夜选美女八名,白璧二十双,黄金千镒,派文种偷入伯嚭营中,伯嚭贪赂竭力促成义和。夫差开始不同意,因其父临死前有遗言要他报仇,不肯答应,伯嚭能言善辩说:“勾践已彻底的降服,请求向吴称臣,愿意把越国的所有珍宝献给吴国,仅求保存宗祀。越国在吴国的控制下已经名存实亡了,仇也算报了,不然越国收集残兵拼死抵抗,将其所有珍宝毁沉于江中,吴国既得不到好处,还要折损兵将,也不利于将来称霸诸侯,实在是不划算。”夫差听了觉得有理,但是议和的条件要加上勾践和夫人入吴为人质。
勾践只能屈膝求存,以图再伸。吴国国相伍子胥坚决反对义和,他说;“一日纵敌千日之患。吴、越不能并存,今日吴不灭越,他日越必灭吴。今日幸而胜越,天予不取,将来吴国之败于越国,俟日可待。”夫差听信了伯嚭之言,一心想争夺霸业,根本听不进去伍子胥的劝谏。
就这样越王勾践夫妇在范蠡的陪同下一起来到吴国为人质,勾践听从了范蠡的谋略,甘吃大辱,当牛做马,在夫差患病的时候,亲自去尝夫差的粪便以达到讨好夫差的目的。范蠡陪着勾践夫妇在吴国,卑躬屈膝的一住就是三年。终于在公元前年,吴王夫差将勾践夫妇和范蠡放回了越国。回国后的勾践苦心孤诣,睡卧柴草,悬胆座旁,吃饭时不忘先尝苦胆,警示自己不忘会稽之耻,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
同时范蠡带人走遍全国挑选美女,在越国的无苎萝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遇见了千古第一美女西施,范蠡将她带回府中精心调教。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培训,西施是色艺俱佳并且完全能够胜任范蠡交给的任务,迷惑吴王夫差!在此期间二人也产生感情,可是为了越国的江山社稷,范蠡只能忍痛割爱将西施和另外一个美女郑旦献给吴王。
夫差得到两位绝世美女大为赏识,在二位美女的陪伴下开始了神魂颠倒不理朝政的生活。伯嚭又向夫差进谗言将伍子胥赐死,之后,勾践选上好的木材和能工巧匠送给吴国,促进吴王大修宫殿造成吴国劳民伤财,
随后又以荒年歉收为名,向吴国借粮买粮,仅借新谷就一万石之多,第二年谷熟时,选出上好的可做种籽的精谷蒸熟后还给吴国,吴人见粒大饱满的谷粒便用作谷种,结果造成颗粒无收。公元前年3月勾践大举伐吴,两年后再次出兵围困吴国的都城姑苏。公元前年越军终于彻底摧毁吴军,攻入姑苏城内,吴王夫差请求像当年赦免越国一样,赦免吴国,勾践有些犹豫,范蠡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谋之二十二年,奈何垂成弃之?”说完之后亲自击鼓攻入吴宫。夫差见大势已去,引颈自杀,伯嚭欲投靠勾践,被其斩杀,这就是卖主求荣的下场,勾践占领吴国全境,将吴地变为越国的郡县。打败吴国后,勾践大宴群臣论功行赏,宴席上唯独不见大夫范蠡,此时的范蠡正乘坐一只小舟和他心爱的美女西施,泛舟五湖远走他乡
,临行前范蠡留给文种一封信,劝文种尽早离开勾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以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可惜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意见,不愿意放弃功名利禄,最后被勾践所杀。而范蠡则带着西施来到陶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在此经商获得巨大的成功,三次聚财三次散与当地百姓,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陶朱公”,当时人均寿命是30岁,而陶朱公却活到88岁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