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渠水共谋新发展丨一尾丹江鱼跃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尹红杰孙美艳

从郑州出发,顺着连霍高速一路向西,出荥阳收费站,再往前0.6公里,拐进一八角凉亭,就到达荥阳市高村乡李山村。

6月10日,下午6点,村民李志乾正在自家的“68号农家苑”里整理餐具,再过一个小时,他的农家乐将会迎来一批批慕名而来的食客。

食客慕名而来,冲的是这儿的一大特色——“丹江水鱼”,产自丹江口水库。

每天早上,多公里之外的丹江口水库,一条条鱼被运到这里,现捞现做。

十一年前,年8月,为保丹江一渠清水顺利北上,淅川县上集镇李山村人挥泪离别南阳故土,迁至荥阳新居扎根生长。

十一年后,丹江水润泽华北,李山村人也靠着老家的“宝贝”—丹江水鱼闯出了新天地。

李志乾是搬迁后第一家开饭店卖丹江鱼的。他说,之前就在老家开餐馆,搬过来后,寻思着拾起老本行,就在自家的小院子开了一家饭店,专卖老家的活鱼。

“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丹江鱼一下子就火了,月收入达6万元,其他村民也纷纷效仿。”李志乾说,他们做的鱼有多种吃法:鱼头豆腐汤鲜美,椒盐鱼片外酥里嫩,红烧鱼麻辣爽口......

“香料要用南阳独有的香木须”、“料酒要用老家小米酿的黄酒”,谈及做鱼,行家里手的李志乾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他强调,这些都是地道的“南阳”做法。

李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宗显介绍,目前全村共有农家餐馆19家,日均接待余人,节假日期间,日均接待最高可达人,餐饮业已成为李山村的特色产业。

除了把丹江水活鱼的招牌打出去,李山村还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采摘。

走进村南的亩采摘园,一片翠绿。杏子树上挂满了小青果,一周之后,这些果子将“褪去青涩,披上红装”,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采摘。

李宗显介绍,李山村与河南一鸣生态园签订流转协议,流转土地亩,种植各种优质林果80亩;建成温室大棚13座,进行草莓、火龙果、葡萄等种植项目,使村民的收益大大超过了传统种植业,如今李山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近2万元。

曾经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变了模样:村南是百亩果园,村东、村西、村北都规划成了供食客饭后消食的游园。

落日余晖,这座小村被染成了金黄色。村南,长渠如带,丹江水缓缓流淌。

本文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