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出生于魏国的老都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是魏国的老旧贵族的后裔,过到他这一代,家里已经穷困潦倒了。
传说张仪年轻时跟鬼谷子学习,学成后想在家乡魏国当官,无奈魏惠王不待见他,他只好游历天下,寻找一展才华的国家。
张仪曾到过许多国家,境遇都不大顺畅。
张仪在楚国令尹(丞相)昭阳府上做门客时,因为丢了一块名贵的璧,昭阳怀疑璧是张仪偷的,把张仪打个半死。
张仪像死狗一样被拖回家中,妻子含泪对他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舌头当然还在。”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张仪(剧照)伤好后,张仪离开楚国到了秦国,凭他的能言善辩,很快取得了秦惠王的信任,成了秦惠王身边的红人。
但张仪的野心很大,他的眼光要超出这个时代佼佼者许多,他的眼光在九州,在天下。
他告密相邦公孙衍受贿,将公孙衍排挤出秦国的权力中心,逼得公孙衍被迫投靠魏国,成为魏国的相邦。
公孙衍到魏国后,全力促成赵、魏、韩、楚等国家联合抗秦,从地图上看,正是从南到北结成抗秦的联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合纵”。
张仪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连横”,就是拉拢地图中间魏国、韩国、齐国,成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对付合纵联盟。
由此,战国时代最精彩的一页,合纵连横的大戏正式开启。
秦惠王(剧照)公元前年,在公孙衍的策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同发兵攻打秦国。
秦国则派公子疾率秦军虎步出函谷,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与韩、赵、魏联军对战。
修鱼一战,秦军斩敌首八万,将联军打得四散溃逃,关东诸国被秦人的战力彻底惊倒。
而秦国也没有捞到好处,再次被中原诸侯孤立。
公孙衍(剧照)向东暂时不能突破,秦国名将司马错向秦惠王建议:“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及时改变战略,第二年,遣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兵攻灭巴、蜀两国。
这样秦国占据了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天府之国,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更加有利条件。
在占领天府之国后,秦人完
司马错(剧照)全据有了长江、黄河的中上游区域。如同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脚,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
秦国的实力迅速膨胀,而沿江东下的第一站楚国,终于走到了直面秦人的第一线。
秦灭巴蜀后战国形势图长期以来秦、楚之间虽然也有争斗,但整体关系还算不错。
两国同样偏居边疆,同样被中原人看不起,是对付中原人的天然的盟友,而且秦楚长期保持着联姻,总体上还算维持着较好的关系。
如今,秦国对楚国形成了威压,楚国不可能坐视不理,决定展开反击,于是转身和齐国结盟。
两大超级强国的联盟一成立,世界格局瞬间改变。
公元前年,楚国联合齐国攻陷秦国的曲沃(今河南省陕县西南),包围商於(陕西省商洛市境内)。
商於曾经是秦、魏、楚三国的必争之地,最后秦国占领了这一地区,成为商鞅的封地,对于这个重要地区,楚怀王是志在必得。
秦国畏惧楚、齐联合,不得不派张仪前去求和。
商於之地张仪来到楚国,开始了历史上最玄奇的惊天大忽悠。
面对有些自恋、自大又自私的楚怀王,张仪说:“秦王最重视的人莫过于楚王,秦王最痛恨的人莫过于齐王,现在秦国准备反击齐国,如果大王跟齐国断交,臣会请秦王把商於之间六百里的土地献给楚国,从此后秦楚婚丧嫁娶,常为兄弟之国。这样一来,齐国必然走向衰落,听从大王的命令;而大王又对秦国有恩惠,让秦人感激;同时还得到商於之地,简直是一举三得啊。”
楚怀王听了大喜,马上派使者和齐国断交,并高兴地在朝堂宣布说:“秦国送我大礼,寡人不费一兵一卒,从秦国得到了商於里的土地!”
楚国群臣信以为真,都向楚怀王道贺。
随即,楚怀王派使者跟随张仪回秦国接收商於之地。
张仪说楚怀王张仪证实了齐楚真的断交后,这才拿着地图对楚国的使者说:“喏,来看看,秦国给楚国的领土,从这里到这里方圆6里。”
楚使惊怒地说:“我听说的可是里,不是6里。”
张仪淡定地说:“一定是你听错了,我张仪在秦国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哪有资格说什么里呢?”
楚使回国禀报楚怀王,楚怀王大怒,认为这是楚国历史上,甚至全天下历史上都没有过的、非常罕见的奇耻大辱,于是楚怀王决定,倾全国兵力来攻打秦国。
楚怀王(剧照)公元前年,愤怒的楚国大军进攻丹阳(今河南淅川县附近),难得两大超级强国对决,他俩之间的战争注定不会局限于一隅,相邻的魏国和韩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在这场决战中,要第一时间选边站队。
于是,张仪又开始了自己的忽悠,马不停蹄地穿梭于韩、魏。把南蛮疯狂扩张的历史重温了一遍,什么魏国的大梁,韩国的新郑,原来统统都是人家楚国的领土,人家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楚国方圆最大,人口最多、军队最强,迟早要来讨债。正所谓欠你债要你命,何不趁这个机会,三家一块儿把楚国给灭了,不仅债主没了,而且南面还有更广阔的楚地,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张仪游说听了天花乱醉的诺言,韩、魏两国选择和秦国站在一起,派遣大军加入了秦国阵营。
最终,联军在丹阳大败楚军,8万楚兵被消灭,70多名高级将领被俘殉国,楚军主将屈匄阵亡沙场。
这个噩耗传回楚国,举朝震惊,迫不得已拉下面子向齐国求救。
眼看楚国危在旦夕,虽然恶心死楚怀王,但是肯定不能眼看着楚国灭亡,秦、魏、韩联盟发展壮大,加上楚怀王真心诚意的道歉,齐国决定出兵援救楚国。
秦国虽强但在另外两个超级大国的进攻下也险象环生。
楚国、齐国联军一举攻破武关,占领秦国的商於之地,接着越过秦岭,和秦国会战于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这里距咸阳也就一百多里的路程。
消息传到咸阳,秦惠王揪心不已,日夜操劳,向上天祈祷保佑秦国平安,诅咒齐国、楚国败亡,并带领全族、全国男女老少拿着武器来到蓝田抗击楚军。
面对秦人的悍不畏死的抵抗,楚、齐联军说什么也不能再前进一步。
但是张仪导演的的这场战国时代精彩的“世界大战”,主战场远不止商於之地,秦、魏、韩联军集中优势兵力在中原地区击溃了齐军主力,同时联盟了赵国进攻齐国腹地,越国进攻楚国后方,从多个方向。
这样一来,攻入商於之地的齐、楚联军成了孤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不仅放弃了刚刚占领的商於,还被秦人一路追杀,损兵折将,楚国不得不割让两城向秦国求和。
商於之战形势图这一场战争,不只是军事力量的决斗,更是政治智慧的较量。
张仪居功至伟,他一人的贡献并不亚于千军万马。
他单身赴楚,凭一张嘴,拆散了齐楚联盟,他单枪匹马,伶牙俐齿,把韩国、魏国都忽悠到了秦国麾下。
最终他导演的这出战国时代精彩的“世界大战”,把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卷入了进来,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战场的硝烟渐渐散去,一片狼藉中秦国笑到了最后,也得到了最丰厚的利益。而立下如此大功的张仪,也被秦惠王封为武信君。
#历史#
合纵对抗连横,公孙衍和张仪的交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赵边骑”闪亮登场,也让赵国走向鼎盛
合纵对连横,东方联军五次攻打秦国,孟尝君几乎攻灭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