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419/6515562_0.shtml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合作农业、农村物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纷纷涌现,一批学有所长、脑筋灵活的青年,投身到乡村的广阔天地干事创业。他们一改往昔的农民形象,成为乡村振兴中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农人”。新年之际,本期“基层之声”聚焦几位在乡村一线创新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农人”,看他们如何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在现代农业中大显身手,谱写职业“新农人”的田园牧歌。
智慧种田越种越“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翁韬通讯员李小伟于新豪
寒冬时节,走进鹿邑县赵村乡梦祥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千亩高标准农田,放眼望去,嫩绿的麦苗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晃动,将大地装扮得生机盎然。合作社正抢抓时机,积极开展冬灌保苗工作。
“我家的小麦采用的是节水滴灌系统,每隔50米就有一个接水口,通过泵房加压,将水源直接送到田间地头。目前小麦长得密集整齐,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合作社负责人郭团结高兴地夸赞现代农业技术带来的好处。
郭团结的父亲郭玉华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年,23岁的郭团结大学毕业,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当起种粮人。
“我利用农业专业知识,助力合作社用科技提升质量与产量。两年来,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关切,未来我们将继续为乡村振兴奋发图强,多种粮、多产粮、种好粮。”郭团结说,现代农业必定是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这更需要年轻人为此注入新鲜血液。
近年来,围绕抓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鹿邑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种田有补贴,有科技特派员指导,遇到难题还可以直接向农技专家请教,给种田大户吃下“定心丸”。
梦祥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年种植小麦多亩,实现了种植、采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化种植代替人工,极大地解放了双手,农耕效率大大提升。郭团结自豪地介绍,现在种田越来越智能化,播种季节一到,施肥播种一体机轰隆作业,一天播种多亩不是梦。
在种植小麦之余,郭团结还搞起了“副业”,种植大棚蜜瓜60多亩。“这个品种叫网纹美珠,它的特点就是含糖度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郭团结拿着刚刚采摘的蜜瓜介绍说,蜜瓜每年种植两季,亩产多公斤,每亩每年盈利近3万元。
从大学毕业返乡种田,当起了新农人的郭团结如今对各种农机的运用驾轻就熟,无人机操作更不在话下,尝到“甜头”的他开始尝试多元化种植。“去年刚刚在周边县流转土地亩,今年准备大干一场。”郭团结信心满满地说。
鹿邑县地处豫东平原,全县万亩耕地,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建有高标准农田98.1万亩,流转土地40余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为主,先后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据统计,鹿邑县现有种植业、养殖业、电商等不同领域的新农人余人。
合作“稻路”越走越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翁韬通讯员周武申
“去年老天给力,科技作保,合作社近亩水稻全部收割结束,亩产都在公斤以上,较正常年份增产五六十公斤。”日前,来到位于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马宣寨村的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在查看稻谷入库情况的理事长王福军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是集“产供销、育繁推、产学研”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农业合作社,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目前合作社成员达户,流转土地近亩,年精米加工超万公斤,覆盖5个村庄,不仅带动周边水稻的种植销售,更提升了品牌效益。
据了解,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所在的马宣寨村种植稻米和莲藕的历史悠久,所产稻米有股藕荷的特殊香味,因此,古称此米为“菡香米”。
年9月针对群众种植水稻品种多、乱、杂,加工能力差,种粮效益低的情况,在村里经营塑料五金加工厂的王福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联络32家农户,成立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菡香”商标,走规模化之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土地流转,以科技为先导,以标准化生产为依托,形成了生产基地生态化,技术管理科学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绿色有机化,加工过程精细化的经营模式。合作社采用供种、技术管理、施肥、收割、加工、包装销售统一的经营模式,形成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一条龙的安全质量保障体系。
“作为豫北重要的水稻种植区,我们一直在探索水稻种植新模式。”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王会平告诉记者,亩稻鱼混养基地、亩稻虾混养基地、亩无公害有机水稻科研试验区的建成,水稻生态效益链条日益拉长。
合作社在不断提升“菡香”系列大米竞争力的同时,年投资1.8亿元新建了食品产业园,引进了目前最先进的年产6万吨大米加工生产线和年产1吨米醋生产线,实施了“马宣寨大米”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投资余万元购买了插秧机、耙地机等余台套大型农机具,完成了从种到收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从水稻种植—精米加工—大米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的完整特色产业链条,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标准化种植、信息化管理、精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的格局基本形成,合作社的‘稻’路越走越宽广,种好地打好粮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王福军满怀信心地说。
支部书记的“菜文章”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韩春光通讯员王向灵赵帅
“我这10个大棚,正常情况下每年收入20万元,要是赶上好行情,收入30多万元没有跑,这可多亏了我们的‘菜书记’!”
岁末年初,在沈丘县付井镇郭岗村一个蔬菜大棚里,村民周占友带领几个村民正在采摘菜椒,准备运往超市。周占友口中的“菜书记”,就是郭岗村党支部书记徐晓丽。
年9月,在上海打拼多年的徐晓丽回到家乡,被村民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我想带领乡亲们发展大棚蔬菜,做好‘菜文章’,鼓起‘钱袋子’。3年内郭岗村不能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我主动辞职。”上任伊始,38岁的徐晓丽就撂出狠话。
为做好“菜文章”,徐晓丽多次带着村干部和群众到山东等地取经。为让村民种好大棚蔬菜,徐晓丽白天泡在大棚里查看蔬菜长势,夜里通过手机、电脑为蔬菜找销路,为此她有了“菜书记”的雅称。
为劝说不敢干、不愿干的脱贫户周占友种大棚蔬菜,徐晓丽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菜书记”一次次劝说,终于打动周占友。但银行不愿给周占友贷款。徐晓丽及时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入村巡访的县委巡察办。在县委巡察办第三巡察组的协调帮助下,银行最终为周占友发放贷款10万元。
周占友缺少种植技术,徐晓丽就安排村里最好的技术员手把手教他。经过科学有效地管理,周占友种的大棚蔬菜喜获丰收。看着周占友的腰包鼓起来,一些观望的村民心动了,他们种植大棚蔬菜的热情忽地蹿了起来。
“菜书记”趁热打铁,动员群众扩大种植规模,并在蔬菜品种改良上下功夫,全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很快扩大到余亩,种植农户达多户。年夏季,郭岗村每天销售蔬菜达3万多公斤。
在发展大棚蔬菜、鼓起群众钱袋子的同时,“菜书记”还在县委巡察办第三巡察组支持下,积极吸引企业到村里投资,利用扶贫车间和集体建设用地建起4个服装加工厂、1个食品加工厂,村里余名留守妇女过上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的生活。
短短几年,郭岗村依靠大棚蔬菜种植和小型加工厂,实现人人有活干,家家能挣钱,群众钱袋鼓,集体有收入。昔日贫穷落后的郭岗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今后,我们将科学扩大大棚蔬菜面积,引进更多优质蔬菜品种,让群众赚到更多钞票,过上更好的日子。”冬日暖阳下,徐晓丽站在蔬菜大棚前,望着满载新鲜蔬菜,准备发往周边大中型超市的运输车辆,脸上露出无比欣慰的笑容。
直播达人的“助农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韩春光通讯员康帆任振宇
淅川县上集镇农场主谢玉江早早投身电商,打开了线上市场的广阔空间。
“伏牛山水晶石榴,谢哥家的柑橘,今天先把个大的发走。6点,大家记得来直播间……”“家人们,今天谢哥来到西峡县,这里的猕猴桃干,你们肯定没吃过……”“今天谢哥来到淅川县毛堂乡板山村,带大家看看茶饼是咋制作的……”
这段时间,打开谢玉江的视频,他的拍摄背景已由家乡淅川县上集镇上张沟村,变成淅川周边区域。此次谢玉江“远走他乡”,只为挖掘更多特色产品,满足粉丝们的更多需求。
谢玉江与农业打了20多年交道,不仅专注果蔬种植管理,还将鲜果批发做得风生水起,在南阳、郑州、北京等地开起鲜果连锁店。机缘巧合转型线上,丰富的务农经历及种植经验,成了他的“吸粉”利器。随着“淅川江哥”声名远播,粉丝量也猛增。
谢玉江的爱人也开了“河南淅川霞姐精选”直播号,走上直播带货助农增收之路。目前,夫妻俩获得73万粉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