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10333.html
映象网讯(记者田雨阳实习生程乐云蒋统通讯员高永全)隆冬时节,走进南阳市淅川县寺湾镇大华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果树管理场景,村民们正忙着给果桑树施肥、松土……
“果桑浑身都是宝,桑椹可以新鲜采摘吃,桑叶可以做桑叶菜、桑叶茶,树枝、树干可以加工成中药材。”大华山村党支部书记胡足坤兴奋地告诉记者。
据胡足坤介绍,大华山村过去有着多年植桑养蚕的传统,后来随着市场形势变化,桑蚕产业渐趋衰落。村民们纷纷外出务工,村子一度成了“空心村”。
年,南阳市淅川县确立了“短中长”相结合的绿色产业扶贫思路,在寺湾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大华山村“两委”班子经过外出考察调研,引进了周期短、见效快的果桑产业。
“起初村民顾虑重重……当年冬天,我们村干部带头试种植,第二年春天部分树苗开始陆续挂果,五一前后进入盛果期,没想到见效那么快,那年不到亩桑园收入15万余元。”回忆起刚引进果桑时的情景,胡足坤至今记忆犹新。
经过两年试种巩固,大华山村果桑经济效益逐步稳定,去年市场价每斤5元以上,村里大面积推广发展余亩,累计收入80余万元。
“果桑这个产业真好,管护省劲见效快,去年我家6亩桑园,净赚余元。”大华山村村民胡足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每年采摘时节,大批县城、荆紫关、西峡、湖北的游客来这里观光采摘,村里就像赶集会一样,非常热闹。
除果桑产业外,大华山村还依据相关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养殖业增收致富。
村民邓军旗家曾是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他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依托产业扶贫项目建起了养猪场,配套了完善的环保设施,存栏生猪余头,年光荣脱贫,去年底净赚30余万元,不仅住进了二层小楼,还买上了小轿车。
“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让我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我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周边父老乡亲一块儿致富奔小康。”邓军旗说。
目前,大华山村先后建成养鸡场1座,养牛场2座,养猪场4座,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路径。
“所有山地继续发展林果业,为群众造福,让群众早日脱贫,走上幸福之路。”大华山村文书曹祥华说。
“这些年,村里产业壮大了,不少外出的群众纷纷回来发展。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依托果桑产业全面发展乡村旅游,同时多元发展绿色环保养殖业助力乡村振兴。”谈到未来的发展,胡足坤胸有成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