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即政治魏晋门阀士族如何强强联合

本文摘编自《世说新语十三讲》,作者:骆玉明,河北教育出版社,已获出版社授权。本文约字阅读需要11min

士族在魏晋南北朝社会中享有多种特权,他们的权益得到国家法律制度和不成文法的保障。仕宦对士族的社会地位当然有重要的意义,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士族——尤其公认的世家大族,由于其势力根基深厚,他们的声望与地位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这种家族即使接连数代出现仕途滞涩,也未必就会彻底沉沦,常见的情形反是依然受人尊崇。相反,庶族人士尽管由于各种机缘(譬如受到皇帝的宠爱或信用)而进入政治结构的上层,他们的社会地位仍不能与世家大族相提并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过一句名言,对于封建贵族而言,“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作用的是家族的利益,而绝不是个人的意愿”。在讲究门第的魏晋南北朝,为了防止贵贱、尊卑不同的血统间的混淆,士族在婚姻上实行严格的内部通婚制度,以确保血缘上的纯洁性。多个家族通过婚姻的纽带联系在一起,其实际意义还在于构成家族之间共同的利害关系。士族的成员依赖家族的力量获得个人的利益,家族愈是兴盛,个人的机会愈多。与此相应,个人也理所当然地对家族负有各种义务。对他们来说,“家”首先不是一个小家庭,而是同一父系血缘内包含几代人和众多人口的大家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宗族普遍实行共同聚居制度。北方还有许多坞堡,这是一种封闭性并具军事防御能力的宗族聚居场所。南方士族的情况有较多变化,他们在京城中的宅第规模未必很大,但大士族通常另有庄园,建有园林式的别墅。这些庄园、别墅虽然未必像中原的大宅、坞堡那样成为众多家族成员聚居的地方,但它至少经常用于家族成员的聚会。士族虽然拥有诸多特权,但一个家族能否持续地占有优势地位,仍然要依靠政治上的成功,因此家族中有无优秀人才出现至关重要。东晋百年,可以说是几大士族在相互制衡的情况下轮流执政的历史,这种轮替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看哪一个家族出现了众望所归的人物。因此,士族家庭对子弟的教育看得很重,尤其一族之长,更担负着在整个家族范围内培育人才、对优秀子弟加以特殊关照和提携的责任。

王浑妻钟氏生女令淑,武子为妹求简美对而未得。有兵家子,有俊才,欲以妹妻之,乃白母,曰:“诚是才者,其地可遗,然要令我见。”武子乃令兵儿与群小杂处,使母帷中察之。既而,母谓武子曰:“如此衣形者,是汝所拟者非邪?”武子曰:“是也。”母曰:“此才足以拔萃,然地寒,不有长年,不得申其才用。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武子从之。兵儿数年果亡。(《贤媛》12)这是一则关系到士庶通婚问题的故事。太原王氏为魏晋大姓,其地望原本还高于琅邪王氏,至东晋因王导成为开国元勋的缘故,两者才大抵相侔。王浑是西晋灭吴的主将之一,仕至司徒,“武子”是其子王济的字。王浑和妻钟氏(名琰)所生的女儿既然美貌而贤惠(“令淑”),为什么没有找到好婆家,这有点费解,通常是另有什么缺陷;王济欲从非士族中为妹择婿,想必是有不得已的考虑。后面所说的“兵家子”其实是指没有文化士族背景的军界人士的子弟,绝非一般所谓“当兵人家的孩子”;王浑曾领军,他们的社会关系中会有一些这样的人物。钟夫人听儿子说有那么一位“有俊才”的“兵家子”可以做他们家的女婿,回答“诚是才者,其地可遗”——如果确实有俊才,门第可以不论,这表明士庶不通婚并非绝对的规则,特殊条件下这也是可以考虑的。但仔细观察了对象之后,她又说出了另一番道理:寒门出身的人,如果没有相当长的年代,不可能达到显要的职位,即使有才,也没有展现的机会。这位兵家子非长寿之相,所以其才虽“足以拔萃”,却是徒然的。结果当然是消了与之通婚的念头。这个故事主要表彰钟氏鉴识人物的眼光。但这里其实存在问题:假定钟氏能够确定王济所钟意之人是个短命鬼,这已经构成足够的否定理由——即便是名家子弟,也不是可以考虑的对象。所以说她当时就看出那位“兵家子”不得长寿,恐怕是后来附会上去的内容。她说“然地寒,不有长年,不得申其才用”,原本的意思大约仅仅是说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实在不容易,虽有俊才也会耽误女儿一生,总之是不愿把女儿嫁给他。正是因为在那一时代中,庶族出身的人往往空负异才,抱屈而终,士族家庭即使意识到单纯以门第看人的荒谬,但从实际利益考虑,也难以接纳他们。周浚作安东时,行猎,值暴雨,过汝南李氏。李氏富足,而男子不在。有女名络秀,闻外有贵人,与一婢于内宰猪羊,作数十人饮食,事事精办,不闻有人声。密觇之,独见一女子,状貌非常,浚因求为妾。父兄不许。络秀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联姻贵族,将来或大益。”父兄从之。遂生伯仁兄弟。络秀语伯仁等:“我所以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汝若不与吾家作亲亲者,吾亦不惜余年!”伯仁等悉从命。由此李氏在世,得方幅齿遇。(《贤媛》18)这也是一则关于士庶通婚的故事,与前一则不同的是,在这个故事里婚姻是成功的。一个富足人家的漂亮而又极其能干的女孩,宁愿给周家做妾,只是因为自家“门户殄瘁”,指望“若联姻贵族,将来或大益”;而这个女孩由于牺牲自己,提高了李家的社会地位,最终得到人们普遍的赞美,被选入“贤媛”的行列,由此可以看到门第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通常说来,庶族家庭与士族名门联姻后,会在士族的社交圈子里获得一定的礼遇。但纳妾并不算正式的联姻。李络秀最后能够达到原初的目的,还经过了第二个环节:她的亲生儿子周顗周嵩兄弟。尤其周顗(字伯仁),是司马睿称帝以前移镇江东时的僚属,后官拜荆州刺史、吏部尚书,为东晋开国重臣。李络秀以命相逼,要求周家与李家“作亲亲”,即当作亲戚来亲近,这才换来“李氏在世,得方幅齿遇(在贵族公开的社交场合获得礼遇)”的善果。真是辛苦一生。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刘孝标注引《周氏谱》“浚取同郡李伯宗女”的记载,认为“此云为妾,妄耳”。看来事情有两种可能:一是周浚原本就是将李氏女作为妻子娶回家的。李氏富足,周家考虑金钱的因素而忽略门第,这也不是不可能,中外贵族社会都有类似情况。但周围的人们不承认这是合法的正式婚姻,仍然认为李氏是妾,并且不给李家以“方幅齿遇”,直到周浚死后,周顗成为周家的主人,迫于母命,才努力实现了李氏的愿望。还有一种可能是李氏原来确是妾的身份,但周顗成为周氏宗族的族长之后,不愿承认自己为妾所生,所以在族谱上改写了父母的婚姻性质,这等于是一种“追认”。不管怎么说,《世说》与《周氏谱》的不同,背后必有深刻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妄耳”。门第不对等的婚姻所引起的暧昧情形另有一例,可以并观:王浑后妻,琅邪颜氏女。王时为徐州刺史,交礼拜讫,王将答拜,观者咸曰:“王侯州将,新妇州民,恐无由答拜。”王乃止。武子以其父不答拜,不成礼,恐非夫妇,不为之拜,谓为“颜妾”。颜氏耻之。以其门贵,终不敢离。(《尤悔》2)王浑前妻、王济(武子)之母钟氏身出名门,后妻出于琅邪颜氏,按说也并非庶族寒门,只是不如太原王氏显贵而已——或许此女属于颜氏宗族中衰弱的支系,但总还在士族之列。而王济是娶晋武帝常山公主为妻的(不过古代与公主结婚只能说“尚”,高攀的意思,不可说“娶”),这人以有才华、骄横、奢侈著名,是个典型的贵公子。他看不起后母,竟然称她为“颜妾”,而颜氏竟然忍气吞声,只为“以其门贵,终不敢离”。门第压人,一至乎此!王浑与颜氏女没有完成交拜之礼,这事有点奇怪。从常情来说,以王浑这样的身份,他的婚礼程序不可能因旁人的插嘴而临时改变。很可能婚礼原来就安排得有点简化,这就成了王济的一个借口。而王济用这样鄙视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后母,正是为了凸显其父母两系血统的华贵。王右军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曰:“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屣;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贤媛》25)这里的“郗夫人”就是王羲之(曾官右将军)“坦腹东床”得来的老婆,太尉郗鉴的女儿。她的两个弟弟,郗愔做过司空,郗昙做过北中郎将。“二谢”指谢安、谢万。琅邪王氏与高平郗氏、陈郡谢氏都通婚,而从家族声望来说,王、谢略高于郗氏。在郗夫人眼中,王家的人看到二谢来,兴奋得不得了,但对她的两个弟弟却是平平。这也许有纯属个人的原因,譬如二谢与二郗相比,更容易让人亲近之类。但郗夫人首先感觉到这是王家对郗家的不尊重,是势利眼的表现;她让两个弟弟不要再登王家门,这也是给他们一个脸色,一个警告。而郗夫人对家族尊严的敏感和维护,也受到人们的赞美与尊重。王文度为桓公长史时,桓为儿求王女,王许咨蓝田。既还,蓝田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著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恶见文度已复痴,畏桓温面?兵,那可嫁女与之!”文度还报云:“下官家中先得婚处。”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不肯耳。”后桓女遂嫁文度儿。(《方正》58)这是《世说新语》一则有名的故事,内中包含一些复杂的因素,向来的解说似乎都不够透彻。故事中一对父子,父王述为王浑曾孙,袭封蓝田侯,子王坦之,字文度。文徵明《兰亭修契图》故宫博物院东晋穆帝年间,桓温通过征蜀、北伐等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建立威权,至哀帝初,以征西大将军加拜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并假黄钺,成为东晋最高军事统帅。其大司马军府幕僚皆精心选择,有太原王氏的王坦之、琅邪王氏的王珣、高平郗氏的郗超、陈郡谢氏的谢玄,无不是东晋最高门第的俊彦(唯有桓温用力打击的颍川庾氏无人入幕,这也是当然之事),他们成为大司马府的华贵的标志。此时桓温提出要娶王坦之的女儿做儿媳,就官位而言,那是官长向下属要求通婚,王家应该兴高采烈才是,然而王坦之向父亲王述报告之后,却遭到痛斥,王述并且用非常不屑的口气谈论桓家的意图:“当兵的,哪能把女儿嫁给他!”《世说》将此则列入《方正》门,意思就在表彰王述不畏权势,凛然有风骨。书名:《世说新语十三讲》作者:骆玉明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果粒历史”限时特惠足不出户畅读《国家人文历史》杂志长按下方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