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渠水共谋新发展移民新村变身珍稀菌产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尹红杰薛迎辉孙美艳

各种热带植物,稀有的食用菌品种。6月8日上午,“同饮一渠水共谋新发展”主题采访团,一走进宝丰县马川新村珍稀菌产业园科普馆,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马川新村位于宝丰县周庄镇,距县城仅1.5公里,是我省试点移民村,共有移民户人,于年8月25日从淅川县盛湾镇一次完成全村整体搬迁。

12年来,在各项移民帮扶政策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帮助下,马川新村不仅实现了人居环境的改善,还以珍稀食用菌产业为龙头,发展移民特色产业,拓宽移民增收渠道,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更成为“飞地置业”的“带富村”、乡村振兴的“龙头村”。

走进马川新村游客中心,各种珍稀菌加工产品和当地土特产更是琳琅满目,它们与科普馆一道成了马川新村的新名片,讲述着该村珍稀菌产业的迅速崛起。

一个新移民村,如何能成为珍稀菌行业的翘楚新星?

在大力改善村移民生活环境同时,宝丰县将扶持重点转向产业发展为主导,按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珍稀食用菌产业——

年,弘亚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入驻马川新村,公司投资近万元,利用移民后扶资金投资万元,建成了规模化的食用菌菌种生产工厂;

年以来,该县投入万元在马川新村集中建设以“农业智慧方舱”为主导的移民后扶产业园,共建“农业智慧方舱”14座28组、现代化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52座。

“大棚建立后,我在一直在园区工作,主要负责装袋和接种,每天80元钱,家门口就有活干,越住越踏实。”47岁的马川新村移民刘玉芬说。珍稀菌产业不仅解决了马川移民村贫困户的脱贫问题,还为马川新村及附近群众提供了多个劳动就业岗位,每个岗位年收入3万多元,村集体年收益可达40余万元。

通过采取“公司+园区+移民+特色食用菌项目”的模式,移民后扶产业园大力推广羊肚菌、鸡油菌、滑子菇等珍稀菌种植产业,马川新村形成了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部分产品更是畅销省内外。

“4号方舱,受益村杨庄镇宋湾村党支部。”在采访中,“农业智慧方舱”门口的标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我们整合移民局、水利局、交通局、扶贫资金等打造的‘飞地经济’,通过在马湾新村为全县39个贫困村建设大棚和方舱,实现集中异地投入、产业异地发展、群众异地增收。”宝丰县副县长肖志举说,“飞地经济”有效打破了地域空间限制,实现“先富带后富”的平衡共享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宝丰县委书记许红兵表示,未来将以马川新村作为宝丰县珍稀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继续整合乡村振兴、移民、财政等方面的资金,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全县具备条件的村庄因地制宜建设种植大棚,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如今,行走在马村新村,一排排典雅的二层小楼错落有致,一片片修建整齐的花木生机盎然,柏油路宽阔平坦、延伸到家家户户,环保路灯、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运动广场等一应俱全。正是这举目赏景的生活图景和蓬勃发展的珍稀菌产业,为马川新村捧回了“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荣誉称号。

本文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