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商圣街道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完善

北京手足癣十佳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近年来,商圣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效破解了社会治理难题。

阳春时节,走进商圣街道老旧小区,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改造景象:拆除小区临时违章建筑;粉刷墙壁、改造小区路面、下水道;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办工作人员与业主委员会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商讨小区停车场建设项目……

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对优化城市供给结构、激发投资消费活力、改善城市公共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商圣街道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以业主委员会为抓手,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的共商、共建、共治的民主决策平台,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业主委员会主要以威望高、素质高、居民信任且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公正廉洁、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员,尤其以党员为主,兼顾积极性高的其他非党员业主。业主委员会在本小区党小组领导下,在社区指导下开展工作。在老旧小区改造前,业主委员会参与规划设计,对于老旧小区改什么、怎样改?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力争让大家满意、心情舒畅;在改造中,业主委员会跟踪监督工程质量,自已的事情自己操心;在改造后,加强对小区的管理,对车辆停放、卫生保洁、聘请物业公司等问题进行自治管理,同时协调解决邻里纠纷,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作用,化解矛盾、处理遗留问题,做到小事不出院,切实减轻了办事处和社区的工作负担。

成立业主委员会,实现小区自主管理,仅仅是商圣街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商圣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破“难题”补“缺位”。

一是建立党建聚合平台,解决基层党组织力量散的问题。街道党工委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有力抓手,在街道四个社区高标准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吸纳辖区单位、在职党员等各类资源,融合便民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化服务三大体系,实现区域党建工作全覆盖。

二是搭建党建活动平台,解决基层党组织离群众远的问题。开展“三进”活动,发动五老人员、在职党员、拔尖人才进社区,参与社会治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合力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

坚持自治为基,变“独唱”为“合唱”。商圣街道大力发展群防群治类社会组织,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平安建设,变“政府独唱”为“社会合唱”。

一是组建80多人的“商圣红”志愿服务队,开展常规化的巡街、督查等活动,在加强社区日常管理、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帮扶社区困难群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深入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谐促进会、禁毒禁赌会,积极推进居民自治。

三是指导成立“六小门店”自律协会。把沿街多家六小门店组织起来,制定自律章程,出台自我管理公约。自律协会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和环境卫等一系列检查评比等活动,街道门店经营秩序明显改善,社会反映良好。

坚持法治为本,植“土壤”打“根基”。

一是扎实开展法治宣传一条街活动,组织普法教育进万家、法制服务零距离,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律观念。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每周日在社区法制学校开辟法治课堂,以案说法,引导居民学法、知法、守法。

二是发挥离退休老党员干部作用,建立社区法律顾问、社区法律志愿服务团,健全基层治保调解组织、法律服务队,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三是坚持依法治理底线,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依法做好“征地拆迁”、“双创”等工作,有效破解社区内违章搭建、店外经营、占绿毁绿、违章停车等问题,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坚持德治为魂,转“民风”树“新风”。

一是通过建设文化礼堂、道德讲堂、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二是打造德育文化街巷。在4个社区分别打造文化长廊6条,张贴《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中的名篇名句,通过国学经典进社区,以德润心,培育文明新时尚。

三是推进两弘扬一争做活动。弘扬乡贤文化,评选一批最美乡贤,教育引导群众学乡贤、当乡贤。结合道德模范和最美商圣人评选,开展最美公婆、最美社区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对多名最美乡贤、最美公婆、最美学员、最美社区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树立了鲜明道德导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