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回访移民新

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从淅川到卧龙,远去的是丹江,迎来的是福地——卧龙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回访移民新村见闻

陆营镇东岳庙移民新村。

5月12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莅宛视察调研,并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其间,习近平实地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库区移民安置发展等情况,充分肯定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者和广大移民作出的奉献,并就下步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指出,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用,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完善村级治理,团结带领群众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行。

习近平向为南水北调工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建设者和运行管理人员,向为“一泓清水北上”作出无私奉献的移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他祝愿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

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安置以来,卧龙区共接收安置来自丹江口库区淅川县大石桥乡移民共个村(柳家泉、东岳庙、杨营),通过整合划分7个村后,分别安置入英庄镇2个村(上柳家泉、东柳家泉)、陆营镇1个村(东岳庙)、蒲山镇4个村(杨营、刘家埂、泉东、和顺园),移民人数共计人,占全区总移民数人的19%。

正是南阳移民“舍小家、搬新家、为国家”和卧龙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移民干部“5+2”“白+黑”,铸就了伟大的“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移民精神,与我省“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交相辉映。

东岳庙移民小学。

新起点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们要把移民村建设成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谈起移民村的发展,卧龙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领导掷地有声。

产业支撑,为美丽护航。“钱包鼓了,才有心情看戏。”美丽乡村创建需要产业发展支撑,对此卧龙区以“全市移民致富竞赛”活动为抓手,一方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优化环境,通过招商引资,拓宽移民就业增收的渠道,另一方面强强联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培育种植特色产业。

在卧龙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机构改革后的卧龙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主动担当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全方位转入公益性,服务移民,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的思路,创建和谐移民区、美好移民示范村,保持移民持续发展稳定,奋力开创移民发展新时代。卧龙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稳步推进,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移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6月16日、17日,卧龙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一行数人回访辖区移民新村,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村民接受采访。

新气象强村富民结硕果

“老家的家谱,还有搬迁时每家在门口拍的照片、视频……利用声光电技术,好好保存下来,留做永久纪念。”

6月16日上午,蒲山镇杨营村,该村村委正多方联系,准备在老村部建村史馆。

年8月,淅川县大石桥乡杨营村搬迁至卧龙区蒲山镇杨营新村。目前,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户86人。

搬迁后,作为距南阳市区最近的安置点,移民虽拥有人均1.4亩耕地,但多数移民不懂规模化经营,谋求可持续的生计方式,成为全村移民迫在眉睫的问题。

“发展就要找到适合本村情况的项目,使村集体和村民作为股东参与项目经营。”杨自军于年当选为杨营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就将带领全村发展致富作为奋斗目标。

在卧龙区移民局(现卧龙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的帮助与指导下,年,该村引进了南阳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由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以资金和技术入股,群众以土地入股享受固定分红的模式,联合成立集奶牛养殖、林果种植、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总投资1.亿元,总占地80亩。示范园内建设标准化千头奶牛养殖场一座,仅此一项,每年就为群众提供固定土地分红60余万元。同时奶牛养殖场年收购牧草2.2万余吨,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余万元;农民经过技术培训上岗,从事饲养及清理工作,已安排就业60余人;在移民部门的支持下,场内又配套建设沼气项目一座,年产沼气50余万立方米,供村民免费使用。示范园还建设有休闲采摘功能的葡萄园亩、甜桃50亩,具有观光功能的荷花、海棠亩。

“企业的实力和前景,是解决移民就业和收入的重要基础。”杨自军认为,要找就找大企业,要上就上大项目,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是成熟优质的龙头企业,才能解决更多移民的就业问题。

姚建龙是位淅川老移民,积极响应回乡创业的号召,在该村投资2.亿元,成立南阳市德信行洲实业有限公司。公司建设两条以生产高档不锈钢西式五金电器为主的生产线,上级移民部门又扶持发展资金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余平方米,作为公司的生产车间。

项目落了地,直接带来的是村里收入的几何增长:仅厂房出租一项,村集体年可增收0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经费来源的问题,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公司安置村民人就业,人均月工资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就业、人人有分红。

“公司离家很近,走两步就到了,下班还不耽误接学生。”在此上班的郑桂莲高兴地说,“俺干这活不算重,就这一个月也拿快元哩。”

近10年来,全村年人均收入从年的元提升至现在的1万余元,人人有事干,村里有产业,收入往上蹿!

从淅川县搬迁至此,杨营村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之路,并成为全区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

葡萄长势喜人。

新生活幸福生活别样红

“在淅川老家时,种的是水下地(落差地),每年水一上来,就淹着庄稼,收成差哩很;搬到这儿,每人1.4亩耕地,种了小麦、玉米、花生和黄豆——今年小麦亩产多斤!原先祖祖辈辈都是挑水吃,这里是自来水,一拧水龙头,不动不摇吃到水,还是免费的。过去烧柴做饭,现在沼气可着劲儿用,不要钱。”

6月17日中午,陆营镇东岳庙村72岁的曹秀福老汉,刚从外面回来,穿过院中挂满了密密匝匝青果的葡萄架一进屋,边倒茶边打开了话匣子。

搬迁前,东岳庙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村民家庭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年7月,东岳庙村村民挥别故土,来到了陆营镇,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户人,生产用地亩,人均1.4亩。

东岳庙移民新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村内配套有水泥路、自来水、路灯、水泥球场、垃圾桶、绿化带、健身器材等。移民村舍是整齐划一的二层独院式小楼,家中水电通信设施等一应俱全。

安居后,如何乐业?这是东岳庙村移民最关心的事情。

今年50岁的村支书李明章,原是淅川县大石桥乡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在他的带动下,东岳庙村借助靠近市区、交通便利等优势,以养殖业为特色产业寻求经济发展出路。

年底,东岳庙村养殖基地初步建成;年月,在卧龙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的帮助下,村委筹备资金余万元,牵头成立了“绿佳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9家养殖户投资、进驻。在村“两委”与移民代表的探索下,合作社定下了“统一进种、统一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

目前东岳庙村已建成移民养殖小区57.8亩,以蛋鸡养殖为主,饲养蛋鸡14万只,产蛋率达90%以上,日均产蛋0公斤左右,净利润在2万元左右。区移民局(现卧龙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先后投资71万元建设鸡舍,投资59万元建保鲜库,在农业农村局、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共同支持下建成0立方米沼气池1个,沼气管网通到全村户,为移民群众提供了清洁能源,供大家免费使用。

“村里的民主议事会决定,今年春节将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元红包。”

村支书的话里,透露出了两个亮点:一是村级管理模式新,二是村里集体收入不菲。

民主议事会是受村民会议委托,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自治事务议事权、决策权,讨论决定村级日常事务的常设议事机构。它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采取“一户一票”方式选举的“两委”班子、组长、党员代表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民主监事会主要是监督决策执行和财务收支等重大情况。

管理创新,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集中全村各户养殖用地,按照每亩元的标准,统一承包租赁给蛋鸡养殖户,把收取养殖户的土地租赁费按户平均分配,保障了全体移民群众收益;部分移民通过进驻养殖小区发展蛋鸡养殖,不用前期成本投入,当年就能见到效益;利用后期扶持资金建设更多的鸡舍,形成产权归村集体的固定资产,村集体通过出租鸡舍获得收益,并将收益用在村内的公益事业运转上,每年如有剩余,则为全体移民群众分红。

年,卧龙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投资万元建成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占地平方米,年处理畜禽粪便规模0吨,直接为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11.2万元。

这种运营模式把上级投入的扶持资金变成了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又通过集体对外租赁,集体和移民个人实现双赢。该模式保障了村集体收入的稳定性,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公益事业经费来源问题。

在家门口的工厂上班。

养殖专业合作社。

新目标料得明年花更好

省移民安置指挥部组织的历次评比中,卧龙区移民安置工作均位居前列,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第一批移民村陆营镇东岳庙村和第二批移民村蒲山镇杨营村先后被省、市评为“先进移民村”。

从年底开始,卧龙区移民局(现卧龙区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先后开展实施了“强村富民”战略,开展了美好移民村建设,促进移民增收致富。

以“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为发展目标,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整合各类惠农资金,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严格项目管理程序,抢抓时间节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几年来,共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万元,给移民村集体及个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导移民土地流转。先后引进6家企业,招商引资总金额约万元,共流转土地亩,用于发展有机农业、大棚蔬菜、特色水果、花卉苗木、生态养殖、电器加工、电脑配件等项目。

据统计,全区移民村通过土地流转,促进移民群众就业余人,年人均收入已从搬迁前的0多元提高到00多元,逐步实现了“能发展、快致富”的目标。

着力搞好移民培训,增强造血功能。针对不同类型的移民,分门别类地开展二、三产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一方面,以生产发展和生活融入为重点,狠抓农业技术服务、特色产业扶持和就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实施。

另一方面,开展产业技能培训,转移剩余劳动力。鼓励移民参加产业技能培训,采取“分类培训、突出重点”的方式,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培训,取得了很好成效。截至目前,卧龙区共举办移民生产技能培训班18期,培训移民干部人、移民群众人,转移劳力0余人。组织就业招聘会8场余人参加,现场达成就业意向人。通过培训,增强了干部法治观念和服务本领,提升了移民群众劳动技能,增加了移民工资性收入,夯实了移民村稳定的基础。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卧龙区从项目安排、资金调度、产业发展、环境改善、长效机制等各方面统筹谋划,高位起步,重点支持美好移民村示范村建设,近三年来全区累计投入市级美好移民村建设资金1余万元。全区列入年度美好移民村建设重点村4个,其中已命名的省级美好移民村示范村个、市级美好移民村8个。

年,卧龙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00元左右,移民产业收入稳步增长,移民群众已完全适应并融入当地生产生活,呈现出思想稳定、生活安定、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如今,在移民新村,产业支撑、科学管理、文明创建等各方面工作正齐头并进,和谐美丽之村悄然显现。

统筹:涂明东

执行:李秀春陈向革黄志三阮海举

摄影:周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